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寒暄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关系的调节与好结果感知的中介作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7页
    2.1 建议采纳第12-20页
        2.1.1 相关概念第12页
        2.1.2 建议采纳范式第12-14页
        2.1.3 建议采纳程度的测量第14-17页
        2.1.4 建议折扣效应和距离效应第17-18页
        2.1.5 影响因素第18-20页
    2.2 寒暄第20-27页
        2.2.1 寒暄的概念与功能第20-21页
        2.2.2 寒暄的分类与策略第21-22页
        2.2.3 相关理论第22-24页
        2.2.4 寒暄研究现状第24-27页
3 问题提出第27-29页
    3.1 以往研究局限第27页
    3.2 本研究的构思第27-28页
    3.3 本研究预期理论贡献第28-29页
4 研究假设第29-32页
5 预实验:寒暄的操纵检验第32-33页
    5.1 目的与程序第32页
    5.2 结果分析第32-33页
6 实验一:寒暄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33-36页
    6.1 实验目的第33页
    6.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6.2.1 被试第33页
        6.2.2 实验设计第33页
        6.2.3 实验材料第33页
        6.2.4 实验程序第33-34页
    6.3 实验结果第34-35页
        6.3.1 寒暄对建议采纳程度的影响第34页
        6.3.2 寒暄语对被试感知建议值准确性的影响。第34-35页
    6.4 讨论第35-36页
7 实验二:寒暄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第36-40页
    7.1 实验目的第36页
    7.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7.2.1 被试第36页
        7.2.2 实验设计第36页
        7.2.3 实验材料第36页
        7.2.4 实验程序第36-37页
    7.3 实验结果第37-38页
        7.3.1 对人际关系的操纵检验第37页
        7.3.2 描述性统计第37-38页
        7.3.3 人际关系在寒暄与建议采纳关系中的作用第38页
    7.4 讨论第38-40页
8 实验三:寒暄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好结果感知的中介作用第40-43页
    8.1 实验目的第40页
    8.2 实验方法第40页
        8.2.1 被试第40页
        8.2.2 实验设计第40页
        8.2.3 实验材料第40页
    8.3 实验结果第40-42页
        8.3.1 描述性统计第40-41页
        8.3.2 寒暄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41页
        8.3.3 好结果感知的中介作用第41-42页
    8.4 讨论第42-43页
9 总讨论第43-48页
    9.1 结果分析讨论第43-44页
    9.2 意义与启示第44-45页
        9.2.1 理论意义第44-45页
        9.2.2 实践意义第45页
    9.3 不足与展望第45-48页
10 研究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吴县救济院研究(1930-1937)
下一篇:不同任务状态下组合创造法对创造性产出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