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创造力 | 第11-15页 |
1.1.1 创造力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1.2 创造性思维 | 第12-13页 |
1.1.3 创造力的测量 | 第13-14页 |
1.1.4 创造力与教育 | 第14-15页 |
1.2 创造技法 | 第15-17页 |
1.2.1 创造技法与创造力 | 第15页 |
1.2.2 创造技法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常见创造技法简介 | 第16-17页 |
1.3 组合创造法 | 第17-22页 |
1.3.1 组合创造法的定义 | 第17页 |
1.3.2 组合创造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3.3 组合创造法的内容 | 第18-19页 |
1.3.4 组合创造法的实施 | 第19-22页 |
2 问题提出 | 第22-25页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2-23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23页 |
2.2.2 实践意义 | 第23页 |
2.2.3 创造意义 | 第23页 |
2.3 研究问题与假设 | 第23-25页 |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5-41页 |
3.1 预实验一:发散性思维任务的检验 | 第25页 |
3.2 实验一:组合创造法对创造性产出的影响 | 第25-29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3.2.3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3.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3.2.5 讨论 | 第29页 |
3.3 预实验二 | 第29-30页 |
3.4 组合创造法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41页 |
3.4.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3.4.2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3.4.3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3.4.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3-40页 |
3.4.5 讨论 | 第40-41页 |
4 综合讨论 | 第41-46页 |
4.1 组合创造法对创造性产出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 群体状态对创造力产出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组合创造法、群体状态和难度对创造力产出的交互作用 | 第43-44页 |
4.4 与其他技法的比较 | 第44-45页 |
4.5 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后记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