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DHHJ降解羽毛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25页
    1.1 角蛋白的介绍第13-15页
    1.2 微生物降解角蛋白的机理第15-16页
    1.3 角蛋白酶的介绍第16-23页
        1.3.1 角蛋白酶的来源第16-19页
        1.3.2 角蛋白酶的理化性质第19-20页
        1.3.3 角蛋白酶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第20-21页
        1.3.4 角蛋白酶的应用第21-23页
    1.4 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3-25页
        1.4.1 选题意义第23-24页
        1.4.2 主要内容第24-25页
2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DHHJ降解羽毛的生理效应及酶学研究第25-35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27页
        2.1.1 供试细菌第25页
        2.1.2 底物(诱导物)第25页
        2.1.3 培养基(W/V%)第25-26页
        2.1.4 药品与试剂第26页
        2.1.5 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28页
        2.2.1 菌株复壮第27页
        2.2.2 角蛋白酶活的测定第27页
        2.2.3 超声波对细胞破碎及角蛋白酶活的影响第27-28页
        2.2.4 发酵罐发酵产角蛋白酶第28页
        2.2.5 不同诱导物诱导产角蛋白酶第28页
        2.2.6 粗酶液处理后的羽毛电镜观察第28页
        2.2.7 细菌表面形态的电镜观察第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4页
        2.3.1 不同诱导物诱导产角蛋白酶第29-30页
        2.3.2 超声波对细胞破碎及角蛋白酶活的影响第30-31页
        2.3.3 发酵罐发酵产角蛋白酶第31-32页
        2.3.4 粗酶液处理后的羽毛电镜观察第32-33页
        2.3.5 细菌表面形态的电镜观察第33页
        2.3.6 发酵后羽毛的形态观察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角蛋白酶的纯化,酶学性质研究及质谱分析第35-62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5-38页
        3.1.1 供试细菌第35页
        3.1.2 底物(诱导物)第35页
        3.1.3 培养基(W/V%)第35-36页
        3.1.4 药品与试剂第36-37页
        3.1.5 仪器与设备第37-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43页
        3.2.1 角蛋白酶活的测定第38页
        3.2.2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38-39页
        3.2.3 发酵培养条件及粗酶液的提取第39页
        3.2.4 盐析与透析第39页
        3.2.5 蛋白酶液的浓缩第39页
        3.2.6 陶瓷羟基磷灰石CHT层析第39页
        3.2.7 离子交换柱DEAE层析第39-40页
        3.2.8 Sephadex G-50凝胶柱层析第40页
        3.2.9 SDS-PAGE电泳第40-42页
        3.2.10 粗酶液与纯角蛋白酶的温度稳定性第42页
        3.2.11 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角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第42-43页
        3.2.12 角蛋白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第43页
        3.2.13 NanoLC-ESI-MS/MS质谱分析第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60页
        3.3.1 盐析第43-44页
        3.3.2 蛋白质的浓缩第44页
        3.3.3 CHT层析第44-45页
        3.3.4 DEAE层析第45-46页
        3.3.5 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第46-47页
        3.3.6 酶的纯化结果第47-48页
        3.3.7 SDS-PAGE电泳第48-51页
        3.3.8 粗酶液与纯角蛋白酶温度稳定性第51-52页
        3.3.9 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对角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第52-54页
        3.3.10 角蛋白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第54-56页
        3.3.11 NanoLC-ESI-MS/MS质谱分析结果第56-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4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4.1 结论第62-63页
        4.1.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降解DHHJ羽毛的机制研究第62页
        4.1.2 角蛋白酶的纯化,酶学性质研究及质谱分析第62-63页
    4.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专利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酶法生产L-茶氨酸及其结晶与检测
下一篇:具有极高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并利用它高效酶促合成茶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