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第18-27页 |
2.1 绩效考核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绩效考核的常用方法 | 第19-24页 |
2.2.1 智力资本评价 | 第19-20页 |
2.2.2 经济增加值 | 第20-21页 |
2.2.3 平衡记分卡 | 第21-24页 |
2.3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难度和重点 | 第24-25页 |
2.4 平衡记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3.1 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简介 | 第27页 |
3.2 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 | 第27-30页 |
3.2.1 考核原则 | 第27-28页 |
3.2.2 考核指标体系 | 第28-29页 |
3.2.3 绩效考核机构 | 第29-30页 |
3.3 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3.3.1 考核指标内容方面 | 第30-32页 |
3.3.2 考核指标权重设置方面 | 第32页 |
3.3.3 考核对象方面 | 第32页 |
3.3.4 其他方面 | 第32-33页 |
3.4 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绩效考核体系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3.4.1 绩效考核观念狭窄 | 第33页 |
3.4.2 考核目标确定不科学 | 第33-34页 |
3.4.3 行业体制的制约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 第36-46页 |
4.1 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 | 第36-37页 |
4.1.1 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 | 第36页 |
4.1.2 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 | 第36-37页 |
4.1.3 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37页 |
4.2 分行层面平衡记分卡的设计 | 第37-39页 |
4.2.1 财务层面指标设计 | 第38页 |
4.2.2 客户层面指标设计 | 第38页 |
4.2.3 内部流程层面指标设计 | 第38页 |
4.2.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设计 | 第38-39页 |
4.3 相关职能部门的平衡记分卡的设计 | 第39-43页 |
4.3.1 投资银行业务部的平衡记分卡 | 第39-40页 |
4.3.2 中小企业部的平衡记分卡 | 第40-42页 |
4.3.3 个贷管理部的平衡记分卡 | 第42-43页 |
4.4 员工层面平衡记分卡的设计 | 第43-45页 |
4.4.1 对公业务客户经理岗的平衡记分卡设计 | 第43-44页 |
4.4.2 对综合审计岗的平衡记分卡设计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民生银行秦皇岛分行平衡记分卡的体系实施策略分析 | 第46-51页 |
5.1 健全绩效分配制度 | 第46页 |
5.2 强化组织及团队建设 | 第46-47页 |
5.3 打破部门沟通障碍 | 第47页 |
5.4 确保绩效考核过程公正 | 第47-48页 |
5.5 实施平衡记分卡的其他注意事项 | 第48-5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