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造桥机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3.1 国外造桥机的发展 | 第10-11页 |
1.3.2 国内造桥机的发展 | 第11-12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及 ANSYS 简介 | 第14-19页 |
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14-16页 |
2.1.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4-15页 |
2.1.2 有限单元法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有限元软件 ANSYS 简介 | 第16-18页 |
2.2.1 ANSYS 的组成 | 第16-17页 |
2.2.2 ANSYS 的技术特点 | 第17页 |
2.2.3 ANSYS 的基本功能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YZS900t 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模型的前处理 | 第19-31页 |
3.1 YZS900t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第19-23页 |
3.1.1 造桥机的结构 | 第19-20页 |
3.1.2 造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20-21页 |
3.1.3 造桥机的工作原理及工序流程 | 第21-23页 |
3.2 造桥机建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23-27页 |
3.2.1 建立几何模型 | 第23页 |
3.2.2 定义材料属性 | 第23-24页 |
3.2.3 选择单元类型及划分有限元网格 | 第24-25页 |
3.2.4 处理边界条件及载荷 | 第25-27页 |
3.3 造桥机典型工况的有限元模型 | 第27-30页 |
3.3.1 移机就位工况 | 第27-28页 |
3.3.2 制梁前工况 | 第28-29页 |
3.3.3 满载制梁工况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YZS900t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模态分析 | 第31-39页 |
4.1 动力学分析介绍 | 第31页 |
4.2 模态分析简介 | 第31-33页 |
4.3 YZS900t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模态分析 | 第33-37页 |
4.3.1 移机就位工况的模态分析 | 第33-35页 |
4.3.2 制梁前和满载制梁工况的模态分析 | 第35-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YZS900t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谐响应分析 | 第39-54页 |
5.1 谐响应分析理论基础 | 第39页 |
5.2 谐响应分析求解方法 | 第39-41页 |
5.3 谐响应分析步骤 | 第41-53页 |
5.3.1 建模 | 第41页 |
5.3.2 定义边界条件、加载并求解 | 第41-47页 |
5.3.3 观察结果及后处理 | 第47-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YZS900t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瞬态动力分析 | 第54-71页 |
6.1 瞬态动力分析理论基础 | 第54页 |
6.2 瞬态动力分析求解方法 | 第54-55页 |
6.3 瞬态动力分析步骤 | 第55-69页 |
6.3.1 建模 | 第55-56页 |
6.3.2 设置初始条件 | 第56-57页 |
6.3.3 进行载荷步等设置并求解 | 第57-65页 |
6.3.4 观察结果及后处理 | 第65-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