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职业准备期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的作用机制及对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20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8-20页
    1.3 研究目标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第21页
    1.5 研究意义第21-25页
        1.5.1 理论意义第21-22页
        1.5.2 实践意义第22-25页
第2章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第25-69页
    2.1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基础第25-27页
    2.2 职业自我效能研究综述第27-41页
        2.2.1 职业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与界定第27-29页
        2.2.2 职业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第29页
        2.2.3 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第29-31页
        2.2.4 职业自我效能的测量维度第31-32页
        2.2.5 职业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进展第32-41页
    2.3 职业理论发展研究概述第41-49页
        2.3.1 静态视角下的职业理论第41-43页
        2.3.2 动态视角下的职业理论第43-46页
        2.3.3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第46-49页
    2.4 理论构建与变量选择第49-66页
        2.4.1 理论构建基础之交互决定理论第49-50页
        2.4.2 理论构建基础之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第50-51页
        2.4.3 理论构建基础之职业发展理论第51-53页
        2.4.4 相关研究变量第53-66页
    2.5 章末小结第66-69页
第3章 研究框架、研究假设及研究内容第69-73页
    3.1 研究框架设计第69页
    3.2 提出研究假设第69-70页
    3.3 简述研究内容第70-73页
        3.3.1 修订施测用的量表第70-71页
        3.3.2 论证变量的相关关系与路径第71页
        3.3.3 依据研究结论提出职业发展教育建议第71-73页
第4章 量表的修订第73-103页
    4.1 修订的目的第73-74页
    4.2 样本的选取第74页
    4.3 统计方法与工具第74页
    4.4 量表的修订及修订结果第74-102页
        4.4.1 职业成熟度量表第74-82页
        4.4.2 主动性人格量表第82-87页
        4.4.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87-90页
        4.4.4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第90-97页
        4.4.5 结果预期量表第97-102页
    4.5 章末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假设检验第103-119页
    5.1 假设检验阐述第103-104页
    5.2 假设检验方法第104-105页
        5.2.1 被试的取样信息第104-105页
        5.2.2 测量信息第105页
        5.2.3 实施步骤第105页
    5.3 实施结果第105-117页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105-109页
        5.3.2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109-117页
    5.4 章末小结第117-119页
第6章 职业发展教育干预研究的思考第119-129页
    6.1 关注职业自我效能作用的影响第119-123页
    6.2 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哲学考量第123-124页
    6.3 关注社会资源持有量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第124-125页
    6.4 关注职业结果预期的调节作用第125页
    6.5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第125-126页
    6.6 职业发展教育的专家建议及政策引导第126-129页
第7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129-139页
    7.1 综合讨论第129-135页
    7.2 研究的结论第135页
    7.3 研究的创新第135-136页
        7.3.1 研究思路的创新第135-136页
        7.3.2 研究内容的创新第136页
        7.3.3 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36页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36-139页
        7.4.1 研究局限第136-137页
        7.4.2 研究展望第137-139页
附录第139-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59-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自由物体漂移模型的研究
下一篇:新加坡海峡超大型船舶碰撞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