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异步电机参数辨识研究方法汇总 | 第11-12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异步电机工作原理及其矢量控制系统 | 第13-19页 |
2.1 异步电机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2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4-15页 |
2.2.1 坐标变换 | 第14-15页 |
2.3 三相异步电机在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5-17页 |
2.3.1 任意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2.3.2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16-17页 |
2.3.3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第17页 |
2.4 矢量控制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 第19-25页 |
3.1 三相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方程及解耦控制 | 第19-20页 |
3.2 MATLAB 仿真工具 | 第20-24页 |
3.2.1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的搭建 | 第21-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异步电机参数离线辨识 | 第25-37页 |
4.1 传统三相异步电机参数辨识 | 第25-29页 |
4.1.1 T 型等效电路 | 第25-26页 |
4.1.2 定子电阻 | 第26-27页 |
4.1.3 堵转实验 | 第27-28页 |
4.1.4 空载实验 | 第28-29页 |
4.2 新型参数离线辨识 | 第29-36页 |
4.2.1 定子电阻辨识 | 第30-32页 |
4.2.2 定转子漏感辨识 | 第32-34页 |
4.2.3 转子电阻、互感辨识 | 第34-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异步电机参数变化对矢量控制系统的影响 | 第37-41页 |
5.1 参数变化对电压模型观测器的影响 | 第37-39页 |
5.2 参数变化对电流型观测器的影响 | 第39-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六章 异步电机参数在线辨识 | 第41-48页 |
6.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 | 第41-44页 |
6.1.1 模型参考自适应基本思想 | 第41-42页 |
6.1.2 模型参考自适应律 | 第42-44页 |
6.2 基于转子磁链模型的参数辨识 | 第44-45页 |
6.3 基于无功功率模型的参数辨识 | 第45-4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七章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8-57页 |
7.1 转子时间常数变化对转子磁链观测的影响 | 第48-51页 |
7.1.1 转子时间常数与参考值相同 | 第48-50页 |
7.1.2 转子时间常数为参考值的两倍 | 第50-51页 |
7.2 基于转子磁链的参数辨识仿真模型的搭建及仿真结果 | 第51-54页 |
7.2.1 电压参考模型 | 第51-52页 |
7.2.2 电流参考模型 | 第52-53页 |
7.2.3 自适应机构 | 第53页 |
7.2.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7.3 基于无功功率的参数辨识仿真模型的搭建及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7.3.1 基于无功功率的参数辨识仿真模型 | 第54页 |
7.3.2 仿真结果 | 第54-5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