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1.1 本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政策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对国外民营职业培训机构运作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对国内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发展现状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4 从营销学的视角对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1.4.1 培训 | 第18页 |
1.4.2 职业培训 | 第18页 |
1.4.3 职业培训机构 | 第18-19页 |
1.4.4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商业模式的基本理论与优化问题 | 第20-29页 |
2.1 商业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2.1.1 商业模式的含义 | 第20-21页 |
2.1.2 商业模式的本质 | 第21-23页 |
2.1.3 商业模式的主要种类 | 第23-24页 |
2.2 商业模式的优化 | 第24-29页 |
2.2.1 商业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2.2.2 商业模式优化的基本要素分析 | 第26-27页 |
2.2.3 企业商业模式成功重构的关键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3.1 我国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商业模式现状 | 第29-33页 |
3.1.1 我国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发展现状 | 第29页 |
3.1.2 我国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商业模式现状概述 | 第29-33页 |
3.2 我国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商业模式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3.2.1 目标客户较为局限 | 第33页 |
3.2.2 培训项目散乱、层次低,缺乏专业性 | 第33-34页 |
3.2.3 价值链系统观念薄弱 | 第34-35页 |
3.2.4 盈利模式极为单一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安博教育和北大青鸟为例 | 第37-48页 |
4.1 两大民营培训机构的发展概况 | 第37-38页 |
4.1.1 安博教育 | 第37-38页 |
4.1.2 北大青鸟 | 第38页 |
4.2 两大民营培训机构的商业模式比较 | 第38-45页 |
4.2.1 战略定位 | 第38-39页 |
4.2.2 目标群体 | 第39-41页 |
4.2.3 业务系统 | 第41-42页 |
4.2.4 伙伴网络 | 第42-43页 |
4.2.5 盈利模式 | 第43-45页 |
4.3 两大培训机构商业模式的瓶颈与建议 | 第45-48页 |
4.3.1 安博教育的瓶颈与建议 | 第45-46页 |
4.3.2 北大青鸟的瓶颈与建议 | 第46-48页 |
第五章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商业模式的优化与对策 | 第48-63页 |
5.1 确定发展方向:精准战略定位 | 第48-51页 |
5.1.1 确定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价值主张 | 第49页 |
5.1.2 进行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市场定位 | 第49-51页 |
5.1.3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产品定位 | 第51页 |
5.2 深挖目标市场:明确客户群体 | 第51-54页 |
5.2.1 如何发掘民营职业培训机构潜在的客户群体 | 第52-53页 |
5.2.2 如何维系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客户关系 | 第53-54页 |
5.3 圈定经营范围:构建业务系统 | 第54-57页 |
5.3.1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业务体系的构筑 | 第54-55页 |
5.3.2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战略能力的支撑 | 第55-57页 |
5.4 拓展合作空间:构建伙伴网络 | 第57-59页 |
5.4.1 嵌入恰当的合作伙伴 | 第57-58页 |
5.4.2 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 | 第58-59页 |
5.4.3 维持持久的伙伴关系 | 第59页 |
5.5 合理分配利益:设计盈利模式 | 第59-63页 |
5.5.1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收入来源分析 | 第60-61页 |
5.5.2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成本分析 | 第61页 |
5.5.3 民营职业培训机构的风险分配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