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第一节 张律及其电影概述 | 第9-11页 |
第二节 张律电影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张律电影作品与佛教哲学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与文章脉络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民族历史背景 | 第16-22页 |
一、流向别处的朝鲜人 | 第17-18页 |
二、涉及的基本概念阐释 | 第18-22页 |
第二章 以超然映现牵羁:张律早期电影中的“住相” | 第22-48页 |
第一节 矛盾的人物设置 | 第22-32页 |
一、“快意恩仇”与“逆来顺受”的并置 | 第22-25页 |
二、“痛苦”错位的受害者与旁观者 | 第25-28页 |
三、目标错乱的复仇者 | 第28-30页 |
四、超脱与苦痛的“镜像”映现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住相”何以发生 | 第32-44页 |
一、超越现实的环境与超出生活常态的人 | 第32-34页 |
二、执迷于欲念 | 第34-37页 |
三、依痴迷做出选择 | 第37-42页 |
四、执于以死亡对抗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归宿的不同趋向 | 第44-48页 |
一、“住相”而生苦痛 | 第44-46页 |
二、主体位置的回归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郁结向彻悟的敞开:张律后期电影中的“离相” | 第48-66页 |
第一节 “离相”何以发生 | 第48-52页 |
第二节 于相而离相 | 第52-60页 |
一、看空生死,任运以彻悟 | 第52-55页 |
二、松散敞开的“共通体” | 第55-58页 |
三、空色无异如梦中事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心”“境”相生指向空灵静远 | 第60-66页 |
一、月与镜 | 第61-63页 |
二、借境观心空灵静远 | 第63-66页 |
第四章 “住相”到“离相”:参悟超脱的故事讲述 | 第66-74页 |
第一节 讲述故事的张律 | 第67-69页 |
第二节 实验性的敞开 | 第69-71页 |
第三节 以参悟无住作为回应 | 第71-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