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2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2.1 财务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2.1.1 财务风险的界定 | 第23页 |
2.1.2 财务风险的成因 | 第23-24页 |
2.1.3 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24-25页 |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25-29页 |
2.2.1 财务风险识别 | 第25-26页 |
2.2.2 财务风险评价 | 第26-27页 |
2.2.3 财务风险防范 | 第27-29页 |
3 ZH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 第29-37页 |
3.1 ZH公司简介 | 第29-30页 |
3.2 ZH公司财务状况 | 第30-32页 |
3.3 ZH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37页 |
3.3.1 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缺乏专业性人才 | 第33页 |
3.3.2 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 第33-34页 |
3.3.3 未能建立合理的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 第34页 |
3.3.4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 第34-37页 |
4 ZH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风险成因分析 | 第37-51页 |
4.1 ZH公司基于F分数模式的总体识别 | 第37-40页 |
4.2 ZH公司基于财务报表分析法的具体识别 | 第40-48页 |
4.2.1 ZH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 第40-42页 |
4.2.2 ZH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 第42-44页 |
4.2.3 ZH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 第44-46页 |
4.2.4 ZH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 第46-48页 |
4.3 ZH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48-51页 |
4.3.1 ZH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 第48页 |
4.3.2 ZH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 第48-51页 |
5 ZH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 第51-67页 |
5.1 财务指标选取 | 第51-54页 |
5.2 ZH公司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4-60页 |
5.2.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第55-56页 |
5.2.2 构建判断矩阵 | 第56页 |
5.2.3 计算各矩阵的特征向量 | 第56-57页 |
5.2.4 进行矩阵一致性检验 | 第57-58页 |
5.2.5 层次总排序,构建评价指标权重表 | 第58-60页 |
5.3 ZH公司基于功效系数法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60-61页 |
5.4 ZH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61-62页 |
5.4.1 确定财务风险评价标准值 | 第61页 |
5.4.2 确定财务风险的等级 | 第61-62页 |
5.5 ZH公司财务风险综合得分的计算 | 第62-65页 |
5.6 ZH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65-67页 |
6 ZH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 第67-75页 |
6.1 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公司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67页 |
6.2 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与管控机制 | 第67-68页 |
6.3 优化企业的资金筹集方式,降低资产负债率 | 第68-69页 |
6.4 完善公司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 第69-70页 |
6.5 加强存货管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 第70-71页 |
6.6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 第71-72页 |
6.7 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 第72-75页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75-7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5页 |
7.2 研究不足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附录A | 第81-82页 |
附录B | 第82-83页 |
附录C | 第83-84页 |
附录D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