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6-19页 |
第1章 绪言 | 第19-29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9-21页 |
1.1.1 学习绩效是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1.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学习绩效的定位 | 第20页 |
1.1.3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学习绩效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3-24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24页 |
1.4 研究的思路 | 第24-28页 |
1.4.1 研究的预期成果 | 第24-25页 |
1.4.2 研究的计划 | 第25-26页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8-2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9-56页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与方法 | 第29-30页 |
2.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 第30-42页 |
2.2.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梳理 | 第30-37页 |
2.2.2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 第37-42页 |
2.3 学习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42-53页 |
2.3.1 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42-44页 |
2.3.2 国内外关于学习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44页 |
2.3.3 国外学习绩效的研究进展 | 第44-45页 |
2.3.4 国内学习绩效的研究现状 | 第45-53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53-55页 |
2.4.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文献评述 | 第53-54页 |
2.4.2 学习绩效的文献评述 | 第54-55页 |
2.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56-7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56-57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57-59页 |
3.2.1 研究区域概览情况 | 第57-58页 |
3.2.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58-5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59-63页 |
3.3.1 文献法 | 第59页 |
3.3.2 问卷调查法 | 第59-60页 |
3.3.3 访谈法 | 第60页 |
3.3.4 纸笔测试法 | 第60-61页 |
3.3.5 课堂观察法 | 第61页 |
3.3.6 数据统计法 | 第61-62页 |
3.3.7 痕迹分析法 | 第62页 |
3.3.8 案例分析法 | 第62页 |
3.3.9 教育经验总结法 | 第62-63页 |
3.4 研究工具 | 第63-70页 |
3.4.1 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63-65页 |
3.4.2 学生测试卷 | 第65-67页 |
3.4.3 师生数学课堂观察表 | 第67-68页 |
3.4.4 师生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
3.4.5 教学案例 | 第69页 |
3.4.6 研究工具的说明 | 第69-70页 |
3.5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70-72页 |
3.6 数据编码与分析 | 第72-73页 |
3.7 研究伦理 | 第73-74页 |
3.8 小结 | 第74-75页 |
第4章 调查研究 | 第75-154页 |
4.1 数学学习绩效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75-128页 |
4.1.1 LH小学学生学习过程的现状分析 | 第76-97页 |
4.1.2 LH小学学生学习结果的现状分析 | 第97-128页 |
4.2 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现状分析 | 第128-139页 |
4.2.1 LH小学听课情况 | 第128-130页 |
4.2.2 LH小学教学案例片断分析 | 第130-134页 |
4.2.3 教师“教”的现状分析 | 第134-137页 |
4.2.4 学生“学”的现状分析 | 第137-139页 |
4.3 对教师访谈的分析 | 第139-148页 |
4.3.1 优秀教师访谈 | 第140-143页 |
4.3.2 合格教师访谈 | 第143-146页 |
4.3.3 新手教师访谈 | 第146-148页 |
4.4 对调查结论的分析 | 第148-153页 |
4.4.1 学生学习绩效的结论分析 | 第148-151页 |
4.4.2 师生课堂观察表的结论分析 | 第151页 |
4.4.3 教师访谈的结论分析 | 第151-153页 |
4.5 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5章 理论基础 | 第154-167页 |
5.1 理论基础 | 第154-162页 |
5.1.1 绩效理论 | 第154-156页 |
5.1.2 第四代评价理论 | 第156-157页 |
5.1.3 元认知理论 | 第157-158页 |
5.1.4 遗忘理论 | 第158-160页 |
5.1.5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60-162页 |
5.2 理论基础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2-164页 |
5.2.1 绩效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2页 |
5.2.2 第四代评价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2-163页 |
5.2.3 元认知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3页 |
5.2.4 遗忘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3-164页 |
5.2.5 建构主义数学教学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4页 |
5.3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学习绩效的教学评价建议 | 第164-166页 |
5.3.1 数学学习绩效中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评价 | 第164-165页 |
5.3.2 数学学习绩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第165-166页 |
5.4 小结 | 第166-167页 |
第6章 讨论 | 第167-211页 |
6.1 优质课教学案例分析 | 第167-197页 |
6.1.1 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167-172页 |
6.1.2 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172-177页 |
6.1.3 统计与概率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177-181页 |
6.1.4 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181-191页 |
6.1.5 数学广角课程内容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191-197页 |
6.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学习绩效提升的策略讨论 | 第197-209页 |
6.2.1 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 | 第197-201页 |
6.2.2 数学教师教学的提升与发展 | 第201-209页 |
6.3 小结 | 第209-211页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第211-218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211-216页 |
7.2 对研究的反思 | 第216-217页 |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217页 |
7.4 结束语 | 第217-218页 |
参考文献 | 第218-221页 |
附录 | 第221-234页 |
附录A 三年级学生访谈提纲 | 第221-222页 |
附录B 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222-223页 |
附录C 六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223-224页 |
附录D 小学数学三年级测试卷 | 第224-227页 |
附录E 小学数学六年级测试卷 | 第227-231页 |
附录F 数学教师课堂观察表 | 第231-232页 |
附录G 学生数学课堂观察表 | 第232-233页 |
附录H 录入SPSS数据编码表 | 第233-2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234-235页 |
致谢 | 第235-2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