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犬论文

犬弓形虫急性感染血清中标志蛋白的筛选及其功能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符号与缩略语第15-17页
前言第17-18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8-63页
    第一章 弓形虫病研究概况第19-41页
        1 弓形虫病概述第19-20页
        2 与弓形虫入侵及毒力相关的虫体蛋白第20-21页
        3 弓形虫病致病机理研究进展第21-28页
        4 弓形虫病的诊断研究进展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41页
    第二章 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在寄生虫研究方面的应用第41-51页
        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第41-42页
        2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第42-44页
        3 血清水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第44-45页
        4 蛋白质组学在寄生虫研究上的应用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第三章 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第51-63页
        1 CRISPR发展过程第51-52页
        2 CRISPR的结构第52-53页
        3 CRISPR作用机理第53-54页
        4 CRISPR/CAS9基因敲除原理第54-56页
        5 CRISPR技术的应用前景第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第二篇 试验研究第63-155页
    第四章 利用免疫蛋白组学鉴定弓形虫急性感染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第65-9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71页
            1.1 细胞、弓形虫及实验动物第66-67页
            1.2 试剂材料第67页
            1.3 仪器第67页
            1.4 ESA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67页
            1.5 不同感染天数的急性感染弓形虫犬血清样本的制备第67页
            1.6 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套式PCR和ELISA对急性感染模型进行评估第67-68页
            1.7 弓形虫急性感染血清中循环抗原的免疫亲和层析第68页
            1.8 膜辅助蛋白样品制备第68-69页
            1.9 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第69页
            1.10 ESI质谱鉴定第69页
            1.11 ESI质谱数据分析第69页
            1.12 二维电泳(2-DE)和免疫印迹法第69页
            1.13 Western-blot鉴定第69页
            1.14 免疫反应点与蛋白点的匹配第69-70页
            1.15 胶内酶解及Ziptip脱盐第70页
            1.16 质谱分析第70页
            1.17 数据库检索第70-71页
            1.18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1页
            1.19 数据统计第71页
        2 试验结果第71-84页
            2.1 犬急性弓形虫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第71-75页
            2.2 通过免疫沉淀富集的循环抗原可以通过LC-MS/MS鉴定第75页
            2.3 免疫二位电泳结合MALDA-MS/MS可以鉴定循环抗原第75页
            2.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第75-84页
        3 讨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第五章 新型弓形虫循环抗原表达及其功能和免疫保护效果研究第91-10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95页
            1.1 实验动物与微生物第91-92页
            1.2 实验试剂第92页
            1.3 仪器第92页
            1.4 序列分析、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92页
            1.5 弓形虫RH株的收集及RNA的提取第92页
            1.6 基因的RT-PCR扩增第92页
            1.7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第92-93页
            1.8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第93页
            1.9 重组蛋白的复性第93页
            1.10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93页
            1.11 重组蛋白抗体的制备第93页
            1.12 急性感染模型血清中循环抗原的验证第93页
            1.13 免疫荧光试验第93页
            1.14 弓形虫入侵试验第93-94页
            1.15 四种蛋白对小鼠的保护性试验第94页
            1.16 绝对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组织的载虫量第94-95页
            1.17 数据统计第95页
        2 结果第95-101页
            2.1 表达不同蛋白基因的RT-PCR扩增第95页
            2.2 Coronin、EMLO、eEF2和RPL40的表达和纯化第95页
            2.3 四种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组织定位第95页
            2.4 Western-blot检测急性感染犬血液中的四种循环抗原第95-97页
            2.5 四种重组蛋白的抗体降低了刚地弓形虫的入侵效率第97页
            2.6 免疫四种重组蛋白可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第97页
            2.7 免疫四种重组蛋白可降低宿主血、肝、脾和脑部的载虫量第97-101页
        3 讨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第六章 重组弓形虫Coronin和ELMO蛋白在诊断弓形虫感染中的应用第105-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6-108页
            1.1 实验试剂第106页
            1.2 仪器第106页
            1.3 进化树分析第106页
            1.4 通过棋盘法确定最佳的重组蛋白包被浓度及抗体稀释度第106-107页
            1.5 基于利用重组弓形虫Coronin蛋白检测血清IgG的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第107页
            1.6 基于利用重组弓形虫ELMO蛋白检测血清IgG的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第107页
            1.7 诊断效果评价第107页
            1.8 基于Coronin和ELMO多克隆抗体的急性感染诊断方法的建立第107-108页
            1.9 急性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价第108页
        2 结果第108-114页
            2.1 序列分析第108页
            2.2 棋盘法结果第108页
            2.3 重组蛋白对弓形虫感染的诊断效果第108-109页
            2.4 急性感染的诊断效果第109-114页
        3 讨论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第七章 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表达、敲除及其功能研究第119-1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0-132页
            1.1 实验动物与微生物第120页
            1.2 实验试剂第120-121页
            1.3 仪器第121页
            1.4 RT-PCR扩增目的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21页
            1.5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第121页
            1.6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内的表达第121-122页
            1.7 重组蛋白的复性及纯化第122页
            1.8 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122页
            1.9 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分析第122-123页
            1.10 免疫电镜检测第123-124页
            1.11 弓形虫TR基因敲除质粒的构建第124-125页
            1.12 CRISPR/CAS9质粒导入RH株弓形虫所需试剂的配制第125-126页
            1.13 CRISPR/CAS9质粒的扩增及提取第126页
            1.14 CRISPR/CAS9质粒转入弓形虫及单克隆虫株的筛选第126页
            1.15 基因敲除虫株的PCR鉴定第126-127页
            1.16 TR基因敲除后互补虫株的构建第127-128页
            1.17 间接免疫荧光第128页
            1.18 Western blotting第128页
            1.19 弓形虫入侵试验第128-129页
            1.20 弓形虫增殖试验第129页
            1.21 弓形虫虫体活性氧检测第129页
            1.22 弓形虫虫体MDA水平检测第129页
            1.23 弓形虫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第129-130页
            1.24 H_2O_2对弓形虫体外增殖的影响第130页
            1.25 弓形虫不同接种数量与细胞感染率的关系第130页
            1.26 TR基因敲除对弓形虫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IL-5、IL-12、IFN-γ、NF-κB、TLR-2和TLR-4 mRNA水平的影响第130-131页
            1.27 TR敲除弓形虫对巨噬细胞ROS和NO水平的影响第131页
            1.28 小鼠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感染弓形虫后上清细胞因子的检测第131-132页
            1.29 TR敲除弓形虫感染小鼠后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第132页
            1.30 TR敲除弓形虫的致死性试验第132页
            1.31 数据统计第132页
        2 结果第132-148页
            2.1 弓形虫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132页
            2.2 不同TR基因片段的RT-PCR扩增第132-133页
            2.3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133-135页
            2.4 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第135页
            2.5 三种重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3D结构预测第135-136页
            2.6 重组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力的测定第136-137页
            2.7 不同pH对重组TR酶活性的影响第137页
            2.8 重组TR蛋白酶动力学试验第137页
            2.9 免疫电镜检测结果第137-138页
            2.10 质粒的测序结果第138页
            2.11 基因敲除及互补虫株的PCR鉴定结果第138页
            2.12 基因敲除后Western-blot结果第138页
            2.13 基因敲除后免疫荧光结果第138页
            2.14 敲除虫株体外入侵细胞的效率和增殖速度降低第138页
            2.15 TR-KO虫株细胞内ROS、MDA及总抗氧化能力第138-139页
            2.16 感染弓形虫后小鼠细胞中ROS水平检测第139-144页
            2.17 不同浓度的H2O2对TR敲除虫株增殖的影响第144页
            2.18 三种虫株促进小鼠巨噬细胞IL-12的表达第144页
            2.19 TR缺失株、互补株及野毒株感染BALB/c小鼠对细胞因子和存活时间的影响第144-148页
        3 讨论第148-151页
            3.1 弓形虫抗氧化系统的组成第148-149页
            3.2 活性氧在宿主细胞消灭弓形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149页
            3.3 寄生虫抵抗宿主活性氧损伤的抗氧化系统第149-150页
            3.4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弓形虫抗氧化损伤中的作用第150页
            3.5 细胞因子参与抗弓形虫感染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5页
全文结论第155-157页
本文创新点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61-163页
附录第163-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诱导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自噬的研究
下一篇:捻转血矛线虫排泄和分泌蛋白(ESP)免疫调节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