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论文

1α,25-(OH)2D3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符号说明第9-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5页
    第一章 破骨细胞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 破骨细胞及其在骨重建中的作用第12-13页
        2 调控破骨细胞的主要信号机制第13-17页
            2.1 RANKL/RANK/OPG系统第13-15页
            2.2 M-CSF/c-Fms信号通路第15页
            2.3 Ca~(2+)信号通路第15-17页
    第二章 维生素D及其对破骨细胞的调控第17-21页
        1 维生素D及其代谢调控第17-18页
        2 维生素D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第18-21页
            2.1 维生素D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第18-19页
            2.2 维生素D对破骨细胞转录因子的影响第19页
            2.3 维生素D对破骨细胞迁移的影响第19-21页
    第三章 破骨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21-24页
        1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第21-22页
        2 蛋白质组学在破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第22-24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5-63页
    第一章 1α,25-(OH)_2D_3对RAW264.7细胞及其分化为破骨细胞的影响第25-35页
        1 材料第25-26页
            1.1 细胞株第25页
            1.2 主要仪器第25-26页
            1.3 主要试剂第26页
        2 方法第26-30页
            2.1 溶液配制第26-27页
            2.2 RAW264.7细胞培养第27-28页
            2.3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第28页
            2.4 Western blot检测第28-29页
            2.5 RTCA检测细胞增殖第29页
            2.6 破骨细胞TRAP染色及计数第29页
            2.7 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第29-30页
        3 结果第30-33页
            3.1 RAW264.7细胞及破骨细胞中VDR的表达分布第30-31页
            3.2 RTCA检测1α,25-(OH)_2D_3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第31-32页
            3.3 1α,25-(OH)_2D_3促进破骨细胞形成第32-33页
            3.4 1α 25-(OH)_2D_3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表达第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和鉴定1α,25-(OH)_2D_3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差异蛋白第35-56页
        1 材料第35页
            1.1 细胞株第35页
            1.2 主要仪器第35页
            1.3 主要试剂第35页
        2 方法第35-39页
            2.1 溶液配制第35-36页
            2.2 细胞培养第36页
            2.3 双向电泳样品制备第36-37页
            2.4 IPG胶条水化和等电聚焦第37-38页
            2.5 胶条平衡第38页
            2.6 SDS-PAGE电泳第38页
            2.7 凝胶染色第38页
            2.8 图像扫描与分析第38页
            2.9 胶内酶切第38-39页
            2.10 质谱鉴定第39页
            2.11 数据库查询第39页
        3 结果第39-54页
            3.1 双向电泳图谱第39-40页
            3.2 差异蛋白质谱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54页
        4 讨论第54-56页
    第三章 部分差异蛋白质的验证第56-63页
        1 材料第56页
            1.1 细胞株第56页
            1.2 主要仪器第56页
            1.3 主要试剂第56页
        2 方法第56-57页
            2.1 RAW264.7细胞培养第56页
            2.2 qRT-PCR检测破骨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第56-57页
        3 结果第57-60页
        4 讨论第60-63页
全文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ISPR/Cas9技术对山羊MSTN基因的靶向敲除研究
下一篇:玉米赤霉烯酮对TM3细胞增殖、迁移及MicroRNA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