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窄叶突变体dwarf and narrow leaf 1 (dndl1)的基因定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23页
    1.1 水稻株型育种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1.1 水稻株型的定义及育种阶段第10-11页
        1.1.2 水稻叶片在株型育种中重要性第11页
    1.2 水稻叶形研究进展第11-14页
        1.2.1 与水稻叶片大小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第12页
        1.2.2 叶片形状相关基因的克隆第12-14页
    1.3 水稻窄叶突变体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3.1 水稻窄叶相关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情况第14-16页
        1.3.2 与株高性状伴随的基因第16-17页
        1.3.3 与叶片卷曲性状相关基因第17页
        1.3.4 与分蘖性状相关基因第17页
        1.3.5 叶夹角性状相关基因第17页
        1.3.6 窄叶突变体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第17-18页
    1.4 水稻叶形突变体的获得方式第18-19页
        1.4.1 自发突变第18页
        1.4.2 其他突变体第18-19页
    1.5 基因定位中的分子标记选择第19-20页
        1.5.1 常见的分子标记第19页
        1.5.2 InDel标记第19-20页
    1.6 MutMap测序第20-21页
        1.6.1 MutMap原理第20页
        1.6.2 MutMap测序使用范围第20页
        1.6.3 MutMap优势第20-21页
        1.6.4 MutMap技术需求第21页
    1.7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页
        2.1.2 主要仪器第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2.2 F2定位群体的构建第24页
        2.2.3 突变体和野生型亲本农艺性状考察第24页
        2.2.4 突变体及杂交亲本的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4页
        2.2.5 突变体及野生型亲本的CAT活性测定第24-25页
        2.2.6 突变体及野生型亲本间SOD活性的测定第25-26页
        2.2.8 DNA的提取第26页
        2.2.9 目的基因的初步定位第26-27页
        2.2.10 InDel标记分析第27-28页
        2.2.11 琼脂糖电泳第28页
        2.2.12 目的条带回收第28页
        2.2.1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8-29页
        2.2.14 目的片段与pMD19-T载体的连接第29页
        2.2.15 大肠杆菌感受态转化目的片段第29-30页
        2.2.16 目的片段质粒提取第30-31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3.1 突变体表型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第31-33页
    3.2 突变体及野生型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3页
    3.4 遗传分析第33-34页
    3.5 MutMap测序初步定位结果第34-38页
    3.6 InDel标记的开发第38-39页
    3.7 多态性InDel标记的筛选第39-40页
    3.8 突变体基因精细定位第40-41页
    3.9 候选基因的筛选第41-43页
第4章 讨论第43-46页
    4.1 水稻第7号染色体上相关窄叶基因的研究分析第43-44页
    4.2 基因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第44页
    4.3 窄叶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第44-45页
    4.4 突变体dnal1的研究展望第45-46页
本实验主要结论第46-47页
本实验创新之处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鱼ATF6和XBP1介导的GRP78及GRP94的转录调控机制分析
下一篇:水稻OsIPCS家族基因的结构与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