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9-2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 主要研究结论 | 第21-22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22-24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24-38页 |
2.1 家族控制异质性 | 第24-29页 |
2.1.0 家族企业的界定 | 第24-25页 |
2.1.1 家族控制异质性的界定 | 第25-26页 |
2.1.2 家族异质性与家族利他行为 | 第26-27页 |
2.1.3 家族异质性与风险偏好 | 第27-29页 |
2.2 家族控制与组织结构 | 第29-31页 |
2.3 家族控制与融资决策 | 第31-32页 |
2.4 家族控制与投资决策 | 第32页 |
2.5 家族控制与现金持有 | 第32-33页 |
2.6 家族控制与股利政策 | 第33-35页 |
2.7 家族控制与制度效率 | 第35-36页 |
2.8 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融资决策 | 第38-57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 第39-42页 |
3.3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 第42-47页 |
3.3.1 数据来源 | 第42-43页 |
3.3.2 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 第43-47页 |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3.4.1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银行信贷融资:单变量差异性检验 | 第47页 |
3.4.2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银行信贷融资:多元回归检验 | 第47-49页 |
3.4.3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银行信贷融资:交互项检验 | 第49-51页 |
3.5 稳健性检验 | 第51-55页 |
3.5.1 变更因变量的衡量方法 | 第51-52页 |
3.5.2 更换关键变量 | 第52-54页 |
3.5.3 内生性检验:倾向性匹配得分 | 第54-55页 |
3.6 进一步研究 | 第55-56页 |
3.7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第4章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投资偏好 | 第57-81页 |
4.1 引言 | 第57-58页 |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58-62页 |
4.2.1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企业投资偏好 | 第58-61页 |
4.2.2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投资偏好 | 第61-62页 |
4.3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 第62-67页 |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62页 |
4.3.2 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 第62-67页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4.4.1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投资偏好:单变量差异性检验 | 第67页 |
4.4.2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投资偏好:多元回归检验 | 第67-69页 |
4.4.3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投资偏好:交互项检验 | 第69-70页 |
4.5 稳健性检验 | 第70-75页 |
4.5.1 变更因变量的衡量方法 | 第70-73页 |
4.5.2 采用滞后一期变量 | 第73-75页 |
4.5.3 内生性检验:倾向性匹配得分 | 第75页 |
4.6 进一步研究 | 第75-80页 |
4.7 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第5章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现金持有 | 第81-104页 |
5.1 引言 | 第81-84页 |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84-87页 |
5.3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 第87-92页 |
5.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87-88页 |
5.3.2 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 第88-92页 |
5.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92-96页 |
5.4.1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现金持有:单变量差异性检验 | 第92页 |
5.4.2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现金持有: 多元回归检验 | 第92-94页 |
5.4.3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现金持有:交互项检验 | 第94-96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96-99页 |
5.5.1 变更因变量的衡量方法 | 第96-97页 |
5.5.2 采用滞后一期因变量检验 | 第97-99页 |
5.5.3 内生性检验:倾向性匹配得分 | 第99页 |
5.6 进一步研究 | 第99-103页 |
5.7 研究结论 | 第103-104页 |
第6章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股利政策 | 第104-125页 |
6.1 引言 | 第104-106页 |
6.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106-108页 |
6.3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 第108-113页 |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108-109页 |
6.3.2 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 第109-113页 |
6.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113-117页 |
6.4.1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股利支出:单变量差异性检验 | 第113-114页 |
6.4.2 家族控制异质性与股利支出:多元回归检验 | 第114-115页 |
6.4.3 家族控制异质性、制度效率与股利支出:交互项检验 | 第115-117页 |
6.5 稳健性检验 | 第117-121页 |
6.5.1 变更因变量的衡量方法 | 第117-119页 |
6.5.2. 滞后项检验 | 第119-120页 |
6.5.3 内生性检验:倾向性匹配得分 | 第120-121页 |
6.6 进一步分析 | 第121-124页 |
6.7 研究结论 | 第124-12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