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

林芝地区冰水堆积体本构模型及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引言第12-21页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依据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冰水堆积体物理性质研究第13-14页
        1.2.2 冰水堆积体力学性能研究第14-15页
        1.2.3 冰水堆积体工程分类研究第15-16页
        1.2.4 冰水堆积体本构模型研究第16-17页
        1.2.5 冰水堆积体稳定性研究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2章 研究区冰水堆积体的基本特征第21-36页
    2.1 研究区冰水堆积体的鉴定标志第22-25页
        2.1.1 现场识别标志第22-24页
        2.1.2 遥感解译标志第24-25页
    2.2 研究区典型冰水堆积体特征第25-30页
    2.3 研究区冰水堆积体的分类第30-36页
        2.3.1 物理性质分类方法第30-31页
        2.3.2 力学性质分类方法第31-34页
        2.3.3 工程综合分类方法第34-36页
第3章 研究区冰水堆积体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第36-80页
    3.1 冰水堆积体物理特征第36-50页
        3.1.1 野外渗透试验第36-38页
        3.1.2 野外颗分试验第38-40页
        3.1.3 野外密度试验第40-41页
        3.1.4 室内液塑限试验第41-43页
        3.1.5 室内击实试验第43-47页
        3.1.6 室内渗透试验第47-50页
    3.2 冰水堆积体力学特性研究第50-59页
        3.2.1 概述第50-51页
        3.2.2 试验土料第51页
        3.2.3 试验方案第51-53页
        3.2.4 试验结果分析第53-59页
    3.3 冰水堆积体温度效应研究第59-70页
        3.3.1 概述第59-60页
        3.3.2 试验土料第60页
        3.3.3 试验方案第60-63页
        3.3.4 试验结果分析第63-70页
    3.4 冰水堆积体尺寸效应研究第70-78页
        3.4.1 概述第70页
        3.4.2 试验土料第70-72页
        3.4.3 试验方案第72-73页
        3.4.4 试验成果分析第73-78页
    3.5 冰水堆积体物理力学特性总结第78-80页
第4章 基于应变软化下的邓肯-张本构模型的分析第80-89页
    4.1 邓肯-张本构模型对研究区冰水堆积体的适用性分析第80-83页
        4.1.1 切线弹性模量第80-82页
        4.1.2 切线泊松比第82-83页
    4.2 针对切线弹性模量的修正第83-85页
        4.2.1 切线模量的推导第83-84页
        4.2.2 改进模型的验证第84-85页
    4.3 针对泊松比的修正第85-89页
        4.3.1 切线泊松比的推导第85-87页
        4.3.2 改进模型的验证第87-89页
第5章 冰水堆积体边坡工程稳定性案例分析第89-99页
    5.1 冰水堆积体边坡自然背景第89-90页
    5.2 冰水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定性评价第90-91页
    5.3 冰水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第91-94页
    5.4 PFC~(3D)数值模拟分析第94-99页
        5.4.1 颗粒流模型的建立第94页
        5.4.2 颗粒流模型参数的选取第94-96页
        5.4.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96-99页
结论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硬性结构面三维形貌量化及其与抗剪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杨房沟水电站左岸缆机开挖边坡岩体结构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