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7页 |
1.2.1 结构面形貌测量及量化描述 | 第11-15页 |
1.2.2 相似材料研究 | 第15-16页 |
1.2.3 结构面形貌与抗剪强度相关性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2章 岩石结构面相似材料 | 第20-30页 |
2.1 模型试样的相似原理 | 第20-22页 |
2.1.1 相似理论 | 第20-21页 |
2.1.2 岩石模拟材料选择 | 第21-22页 |
2.2 岩石相似材料配合比实验 | 第22-24页 |
2.2.1 模拟材料的制作 | 第22-24页 |
2.3 岩石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 第24-29页 |
2.3.1 骨料配比试验 | 第24-25页 |
2.3.2 减水剂掺量试验 | 第25-27页 |
2.3.3 硅粉掺量试验 | 第27-28页 |
2.3.4 绿色碳化硅掺量试验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结构面三维模型制作 | 第30-37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三维扫描与打印获得岩体结构面的三维模型 | 第30-33页 |
3.2.1 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设备 | 第30-31页 |
3.2.2 岩体结构面的三维模型扫描 | 第31-32页 |
3.2.3 自然结构面模具的 3D打印与试样制作 | 第32-33页 |
3.3 岩体结构面相似材料模型制作 | 第33-37页 |
3.3.1 快速复制的石膏模型的制作 | 第33-34页 |
3.3.2 制作结构面混凝土相似材料试样 | 第34-37页 |
第4章 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共同研究结构面剪切特性 | 第37-62页 |
4.1 概述 | 第37页 |
4.2 岩石结构面室内直剪试验 | 第37-40页 |
4.2.1 试样准备 | 第37-38页 |
4.2.2 试验仪器 | 第38-39页 |
4.2.3 试验步骤 | 第39-40页 |
4.3 结果曲线绘制 | 第40-45页 |
4.4 FLAC~(3D)模拟结构面剪切试验 | 第45-54页 |
4.4.1 FLAC~(3D)软件基本介绍 | 第45-46页 |
4.4.2 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4.4.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47-48页 |
4.4.4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48页 |
4.4.5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 | 第48-49页 |
4.4.6 FLAC~(3D)模拟结果 | 第49-54页 |
4.5 剪切运动特征分析 | 第54-61页 |
4.5.1 接触打孔器获取结构面剖面线 | 第54-59页 |
4.5.2 剪切运动特征分析 | 第59-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构面三维形貌与抗剪强度关系研究 | 第62-72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 | 第62-64页 |
5.3 结构面三维形貌参数量化 | 第64-69页 |
5.3.1 Grasselli节理面三角微元化描述 | 第64-65页 |
5.3.2 Grasselli抗剪强度公式 | 第65-68页 |
5.3.3 新的峰值抗剪强度公式 | 第68-69页 |
5.4 模型公式对比分析与讨论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