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图标目录 | 第14-17页 |
1. 绪论 | 第17-29页 |
·问题的提出:中国现阶段税制结构失衡 | 第17-19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9-25页 |
·税的两种逻辑 | 第19-22页 |
·税收制度的界定 | 第22-23页 |
·税制结构的界定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7-2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8-2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9-45页 |
·税收原则述评——判别税制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 | 第29-36页 |
·公平原则 | 第29-32页 |
·效率原则 | 第32-33页 |
·足额适度原则 | 第33-34页 |
·便利原则 | 第34-35页 |
·透明原则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相关理论述评——优化税制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36-45页 |
·最优税收理论 | 第37-40页 |
·供给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 | 第40页 |
·公共选择学派的最优税收理论 | 第40-43页 |
·最优税收理论的新发展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3. 中国税制结构的现状 | 第45-90页 |
·中国现行税制结构形成的背景及主要过程 | 第45-50页 |
·20世纪80年代世界税制改革及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 | 第45-48页 |
·21世纪以来世界税制变动的新趋势与中国税制的调整 | 第48-50页 |
·中国税制结构的现状 | 第50-52页 |
·公平视角下中国税制结构的考察 | 第52-66页 |
·税制结构与税负公平 | 第52-58页 |
·税制结构与税权公平 | 第58-62页 |
·税制结构与收入分配公平 | 第62-66页 |
·效率视角下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考察 | 第66-76页 |
·税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 第67-68页 |
·宏观税负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 第68-72页 |
·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 第72-76页 |
·适度视角下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考察 | 第76-81页 |
·税收的充裕性 | 第76-80页 |
·合适的税率 | 第80-81页 |
·便利视角下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考察 | 第81-87页 |
·征税成本 | 第82-84页 |
·遵从成本——以东南部某市为例 | 第84-87页 |
·透明视角下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的考察 | 第87-90页 |
·财政幻觉对纳税人知情权的影响 | 第87-88页 |
·我国税制结构中的财政幻觉 | 第88-90页 |
4. 基于AHP方法的中国税制结构分析 | 第90-113页 |
·层次分析法(AHP)简介 | 第90-95页 |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历程 | 第90-91页 |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特点 | 第91-92页 |
·层次分析法建模的一般步骤 | 第92-95页 |
·税制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95-103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95-100页 |
·主要评价指标的内涵 | 第100-103页 |
·数据的获取与初步统计 | 第103-104页 |
·基于AHP方法的中国税制结构分析 | 第104-113页 |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104-111页 |
·关于指标体系权重的分析 | 第111-113页 |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税制结构合理性的判断 | 第113-1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第113-117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特点 | 第113-114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 | 第114-115页 |
·多层次综合评价 | 第115-117页 |
·税制结构合理性判断的流程 | 第117-130页 |
·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的建立 | 第117-120页 |
·评估数据的获取与整理 | 第120-124页 |
·具体的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 | 第124-130页 |
·现阶段税制结构合理性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0-134页 |
·适度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0-131页 |
·便利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1页 |
·效率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1-132页 |
·公平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2-133页 |
·透明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说明 | 第133-134页 |
6. 美俄优化税制结构的历程与经验借鉴 | 第134-147页 |
·美国税制结构优化的历程与经验 | 第134-141页 |
·1986——2004年税制改革历程 | 第134-135页 |
·2005——2008年税制改革历程 | 第135-138页 |
·2008年以来美国税制改革及新趋势 | 第138-139页 |
·关于根本性税制改革的探讨 | 第139-141页 |
·俄罗斯税制结构优化的历程与经验 | 第141-147页 |
·改革的背景 | 第141-142页 |
·改革的主要措施 | 第142-144页 |
·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 第144-147页 |
7. 中国税制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147-162页 |
·税制结构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第147-150页 |
·保证收入,合理税负 | 第148页 |
·提高效率,注重公平 | 第148-150页 |
·便于征纳,公开透明 | 第150页 |
·完善税制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150-162页 |
·构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 第150-152页 |
·构建完整的地方税体系 | 第152-154页 |
·完善货物劳务税体系 | 第154-156页 |
·完善所得税系 | 第156-159页 |
·健全辅助税系 | 第159-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62-174页 |
附录 | 第174-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