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1.6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居家养老 | 第19页 |
2.1.2 居家养老服务 | 第19页 |
2.2 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3 北京市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2-29页 |
3.1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2-23页 |
3.2 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养老现状 | 第23-24页 |
3.2.1 老年人收入情况 | 第23-24页 |
3.2.2 养老服务格局 | 第24页 |
3.3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3.3.1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回顾 | 第24-26页 |
3.3.2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3.3.3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成就 | 第27-28页 |
3.4 小结 | 第28-29页 |
4 西城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分析 | 第29-40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4.2 老年人特征分析 | 第30-36页 |
4.2.1 养老方式的选择 | 第30-31页 |
4.2.2 个人特征 | 第31-33页 |
4.2.3 家庭特征 | 第33-34页 |
4.2.4 社会特征 | 第34-36页 |
4.3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分析 | 第36-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5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9页 |
5.1 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 第40-42页 |
5.1.1 研究模型设定 | 第40-41页 |
5.1.2 变量的选取 | 第41-42页 |
5.1.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2页 |
5.2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42-44页 |
5.3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4-48页 |
5.2.1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4-47页 |
5.2.2 研究结果的归纳性分析 | 第47-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6 政策与建议 | 第49-53页 |
6.1 服务提供方: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 | 第49-51页 |
6.1.1 政府:做好政策制定者、购买者、监管者的角色 | 第49-50页 |
6.1.2 社区:发挥基础性作用 | 第50页 |
6.1.3 非政府组织:积极参加,提高专业水平 | 第50-51页 |
6.2 服务内容:以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多层次 | 第51页 |
6.2.1 统一性与差异性兼顾 | 第51页 |
6.2.2 补短板:加强医疗健康类服务发展 | 第51页 |
6.2.3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智能化 | 第51页 |
6.3 服务主体:提高认知能力,积极应对老龄化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A | 第56-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