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媒介化城市理论框架与传播生态--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的城市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研究价值意义第13页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1页
        1.5.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研究第13-14页
        1.5.2 关于媒介与城市的研究第14-16页
        1.5.3 关于城市传播的微观研究第16-17页
        1.5.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城市研究第17页
        1.5.5 关于媒介环境学的研究第17-19页
        1.5.6 关于城市的其他研究第19页
        1.5.7 当前研究的趋势与不足第19-21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21页
    1.7 研究重点、难点和不足第21-22页
    1.8 框架设计第22-24页
第二章 媒介化城市:概念与理论框架第24-38页
    2.1 媒介化城市概念与内涵第24-32页
        2.1.1 媒介化城市概念第24-30页
        2.1.2 媒介化城市内涵第30-32页
    2.2 媒介化城市理论框架第32-38页
        2.2.1 媒介特征第32-34页
        2.2.2 媒介功能第34-35页
        2.2.3 媒介效应第35-38页
第三章 媒介化城市:传播生态场第38-53页
    3.1 话语建构:媒介化城市的内容环境第39-42页
        3.1.1 纵向话语,让历史照亮未来第39-40页
        3.1.2 横向话语,让城市影响生活第40-41页
        3.1.3 话语建构中的三组关系第41-42页
    3.2 场域建构:媒介化城市的空间环境第42-45页
        3.2.1 空间生产第43页
        3.2.2 空间交往第43-44页
        3.2.3 空间消费第44-45页
    3.3 伦理建构:媒介化城市的关系环境第45-53页
        3.3.1 个体性伦理,城市伦理内涵:认知、表达和沟通第45-47页
        3.3.2 公共性伦理,城市伦理外延:关系与冲突第47-53页
第四章 结语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5-6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的传播生态研究
下一篇:黄色粘球菌DZ2中温度应答ECF-σ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