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制度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一、民事保护令的概念与性质界定 | 第13-18页 |
(一)民事保护令的概念和特点 | 第13-14页 |
(二)民事保护令的性质 | 第14-16页 |
(三)民事保护令的发展及域外实践 | 第16-17页 |
(四)外国民事保护令的认定 | 第17-18页 |
二、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同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8-21页 |
(一)与临时措施承认与执行的区别 | 第18-19页 |
(二)与一般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区别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立法现状 | 第21-33页 |
一、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价值理念 | 第21-23页 |
(一)“自由移动的权利” | 第22页 |
(二)人身保护的优先性 | 第22-23页 |
二、建立外国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一)海牙国际私法会议(HCCH)的国际视角 | 第24-25页 |
(二)区域性视角——以欧盟为例 | 第25-26页 |
三、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国际立法 | 第26-29页 |
(一)欧盟《相互承认民事保护措施条例》 | 第27-28页 |
(二)拉丁美洲地区多边条约 | 第28-29页 |
四、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国内立法 | 第29-33页 |
(一)美国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原则 | 第29-31页 |
(二)加拿大《统一法案》 | 第31-32页 |
(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双边互惠立法 | 第32页 |
(四)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外国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 第33-43页 |
一、外国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条件 | 第33-38页 |
(一)间接管辖权和直接管辖权 | 第33-35页 |
(二)被执行人正当程序权利保障 | 第35-36页 |
(三)不存在“申请竞合” | 第36-37页 |
(四)公共政策例外的弱化适用 | 第37-38页 |
二、外国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的程序 | 第38-42页 |
(一)现场执行/立即执行(“on-the-spot”/ immediate enforcement) | 第38-39页 |
(二)提前登记制度(advance establishment) | 第39-40页 |
(三)事先承认制度(advance recognition) | 第40页 |
(四)欧盟《条例》下的“证书” | 第40-42页 |
三、执行程序的法律适用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民事保护令制度构建 | 第43-51页 |
一、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民事保护令制度的缺失 | 第43-45页 |
(一)国内立法的不足 | 第43-44页 |
(二)双边司法协助条约的局限 | 第44-45页 |
二、构建外国民事保护令承认与执行制度的基础 | 第45-47页 |
(一)现实基础 | 第45-46页 |
(二)《反家庭暴力法》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国内法基础 | 第46-47页 |
三、承认与执行外国民事保护令的路径 | 第47-51页 |
(一)双边或多边司法协助条约 | 第47-48页 |
(二)国内立法 | 第48页 |
(三)互惠原则的软化处理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