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金融机构反洗钱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2.1 洗钱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洗钱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洗钱的三个阶段 | 第15-16页 |
2.2 洗钱的特征及惯用手段 | 第16-18页 |
2.2.1 洗钱的主要特征 | 第16-17页 |
2.2.2 洗钱的惯用手段 | 第17-18页 |
2.3 开展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意义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渭南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现状 | 第20-25页 |
3.1 渭南市经济金融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3.1.1 渭南市整体经济情况 | 第20页 |
3.1.2 渭南市整体金融运行情况 | 第20-21页 |
3.2 渭南市反洗钱工作开展背景 | 第21页 |
3.3 渭南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主要职责和义务 | 第21-24页 |
3.3.1 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 | 第21-22页 |
3.3.2 反洗钱内控制度执行义务 | 第22页 |
3.3.3 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报备 | 第22-23页 |
3.3.4 反洗钱培训和宣传 | 第23页 |
3.3.5 协助打击洗钱犯罪和及时报告义务 | 第23页 |
3.3.6 协助冻结义务 | 第23-24页 |
3.3.7 信息报告义务 | 第24页 |
3.3.8 保密义务 | 第24页 |
3.4 渭南市反洗钱工作取得的成效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洗钱典型案例分析 | 第25-30页 |
4.1 案例一 | 第25-27页 |
4.1.1 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25页 |
4.1.2 作案手法 | 第25-26页 |
4.1.3 反洗钱过程 | 第26页 |
4.1.4 案件启示 | 第26-27页 |
4.2 案例二 | 第27-28页 |
4.2.1 案件的背景 | 第27页 |
4.2.2 案件的基本情况 | 第27页 |
4.2.3 王某可疑交易发现过程 | 第27-28页 |
4.2.4 案件启示 | 第28页 |
4.3 案例对比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渭南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5.1 反洗钱意识薄弱 | 第30页 |
5.2 组织协调乏力 | 第30-31页 |
5.3 落实反洗钱政策力度不一 | 第31-32页 |
5.4 系统建设及人工分析亟需加强 | 第32-33页 |
5.5 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不到位 | 第33-35页 |
第六章 提升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质量的政策建议 | 第35-40页 |
6.1 监管部门层面 | 第35-37页 |
6.1.1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 第35-36页 |
6.1.2 构建识别、评估、预警和控制一体化的反洗钱监管体系 | 第36页 |
6.1.3 加大反洗钱监管力度 | 第36-37页 |
6.1.4 建立反洗钱工作合作机制 | 第37页 |
6.2 金融机构层面 | 第37-40页 |
6.2.1 健全制度,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 | 第37页 |
6.2.2 完善组织机构体系,明确工作职责 | 第37-38页 |
6.2.3 建立反洗钱激励约束机制 | 第38页 |
6.2.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系统建设 | 第38页 |
6.2.5 加强网络业务监测 | 第38页 |
6.2.6 加强培训,进一步提升对反洗钱工作质量 | 第38-39页 |
6.2.7 强化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反洗钱工作氛围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