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第17-21页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2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政策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概述 | 第21-29页 |
2.1 政策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 | 第21-22页 |
2.1.1 政策性金融的含义 | 第21页 |
2.1.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 | 第21-22页 |
2.2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22-26页 |
2.2.1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 | 第22页 |
2.2.2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 | 第22-23页 |
2.2.3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2.2.4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管理特点 | 第24页 |
2.2.5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2.3.1 沉淀成本理论 | 第26-27页 |
2.3.2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管理理论 | 第27页 |
2.3.3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本溪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金融需求分析 | 第29-37页 |
3.1 农业产业化含义 | 第29页 |
3.2 本溪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第29-32页 |
3.2.1 本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3.2.2 本溪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3.3 本溪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 第32-33页 |
3.4 本溪农业产业化对政策性金融的需求分析 | 第33-37页 |
3.4.1 本溪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3.4.2 本溪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投入分析 | 第34页 |
3.4.3 政策性金融在本溪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34-37页 |
第4章 本溪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7-49页 |
4.1 本溪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行措施及成效 | 第37-42页 |
4.1.1 本溪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行措施 | 第37-40页 |
4.1.2 本溪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行措施的成效 | 第40-42页 |
4.2 本溪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4.2.1 客户营销难度呈加大趋势 | 第42页 |
4.2.2 业务发展速度呈减缓趋势 | 第42-43页 |
4.2.3 信贷风险防控呈复杂趋势 | 第43-44页 |
4.3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4-49页 |
4.3.1 本溪农发行自身的原因分析 | 第44-47页 |
4.3.2 外部原因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本溪农发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5页 |
5.1 本溪农发行自身对策 | 第49-53页 |
5.1.1 进一步明确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职能 | 第49-50页 |
5.1.2 加大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的支持力度 | 第50页 |
5.1.3 加大对龙头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 | 第50-51页 |
5.1.4 改进金融服务 | 第51-52页 |
5.1.5 加强风险管控 | 第52页 |
5.1.6 加强人员素质 | 第52-53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5.2.1 完善与政策性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53页 |
5.2.2 创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 | 第53页 |
5.2.3 健全对农发行的长效扶持机制 | 第53-54页 |
5.2.4 政府搭建交流平台,加强诚信宣传、维护金融环境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5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