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CSTR过程的模型辨识及其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TABLE OF CONTENTS第13-16页
图目录第16-18页
表目录第18-19页
1 绪论第19-4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页
    1.2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第19-23页
    1.3 非线性预测控制的应用现状第23-29页
        1.3.1 工业过程中的预测控制第23页
        1.3.2 NMPC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应用第23-27页
        1.3.3 NMPC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1.4 CSTR过程非线性分析第29-39页
        1.4.1 CSTR反应釜结构第29-31页
        1.4.2 构建CSTR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第31-33页
        1.4.3 CSTR反应过程的特点第33-36页
        1.4.4 CSTR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仿真分析第36-38页
        1.4.5 CSTR系统控制存在的难点问题第38-39页
    1.5 国内外连续搅拌反应釜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第39-41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1-43页
2 CSTR过程基于LS-SVM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第43-72页
    2.1 引言第43-44页
    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第44-48页
        2.2.1 核函数的选择第44-46页
        2.2.2 LS-SVM的参数选取问题第46-48页
    2.3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概述第48-53页
        2.3.1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原理第48-49页
        2.3.2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结构第49-50页
        2.3.3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算法第50-53页
    2.4 CSTR过程的LS-SVM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第53-71页
        2.4.1 CSTR过程模型辨识第53-56页
        2.4.2 求解CSTR系统预测控制律第56-63页
        2.4.3 CSTR过程的LS-SVM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器设计第63-68页
        2.4.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8-71页
    2.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3 CSTR过程基于区间控制多变量约束迭代预测控制第72-87页
    3.1 引言第72-73页
    3.2 区间预测控制算法第73-79页
        3.2.1 区间控制第73-74页
        3.2.2 区间预测控制算法第74-78页
        3.2.3 仿真实例第78-79页
    3.3 基于区间控制多变量约束迭代预测控制算法第79-86页
        3.3.1 非线性系统模型描述及变换第79-80页
        3.3.2 区间控制多变量约束迭代预测控制算法实现第80-82页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82-86页
    3.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4 CSTR过程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约束预测控制第87-105页
    4.1 引言第87页
    4.2 卡尔曼滤波器简介第87-90页
        4.2.1 卡尔曼滤波器的发展背景第87-88页
        4.2.2 卡尔曼滤波器的原理第88-90页
    4.3 CSTR过程的卡尔曼滤波器设计第90-95页
        4.3.1 CSTR系统的数学模型第90-93页
        4.3.2 CSTR过程的卡尔曼滤波器设计第93-95页
    4.4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约束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第95-104页
        4.4.1 约束NMPC算法第95-98页
        4.4.2 卡尔曼滤波器约束预测控制算法的实现第98-100页
        4.4.3 仿真实验第100-104页
    4.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5 CSTR过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研究第105-118页
    5.1 引言第105页
    5.2 干扰观测器第105-110页
        5.2.1 干扰观测器的描述第105-108页
        5.2.2 带有干扰观测器的2自由度控制系统的分析第108-110页
    5.3 CSTR过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第110-117页
        5.3.1 CSTR过程的假设条件第110-111页
        5.3.2 CSTR过程自适应鲁棒预测控制器的设计第111-112页
        5.3.3 CSTR过程稳定性分析第112-113页
        5.3.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13-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8-122页
    6.1 结论第118-119页
    6.2 创新点摘要第119-120页
    6.3 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作者简介第135-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基喹啉及喹啉胺的不对称氢化
下一篇:Retard the Fatigue Crack Growth of Stainless Steel304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 at Crack T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