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对象及实用意义 | 第8-9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1.2 研究问题的实用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高温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摩擦焊接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摩擦焊焊接工艺的选择 | 第15-25页 |
2.1 K418与42CrMo两种材料焊接性分析 | 第15-17页 |
2.1.1 异种材料的摩擦焊焊接性 | 第15-16页 |
2.1.2 K418与42CrMo的摩擦焊焊接性特点 | 第16-17页 |
2.2 两种典型摩擦焊焊接工艺的比较与分析 | 第17-23页 |
2.2.1 连续驱动摩擦焊工艺 | 第17-19页 |
2.2.2 惯性摩擦焊工艺 | 第19-21页 |
2.2.3 两种工艺的特点比较 | 第21-23页 |
2.3 K418与42CrMo的惯性摩擦焊焊接工艺 | 第23-25页 |
3 惯性摩擦焊焊接规范的选择和优化 | 第25-37页 |
3.1 惯性摩擦焊焊接过程研究 | 第25-32页 |
3.1.1 CT-25特种焊接设备技术特点 | 第25-30页 |
3.1.2 惯性摩擦焊焊接过程控制步骤作用分析 | 第30-32页 |
3.2 惯性摩擦焊焊接参数选择和优化 | 第32-37页 |
3.2.1 焊前准备 | 第32-34页 |
3.2.2 参数优化选择 | 第34-37页 |
4 惯性摩擦焊焊后接头性能分析 | 第37-43页 |
4.1 焊后接头力学性能 | 第37-38页 |
4.1.1 焊缝拉伸强度 | 第37-38页 |
4.1.2 焊缝硬度分布 | 第38页 |
4.2 焊后接头冶金特征 | 第38-41页 |
4.3 焊后接头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5 摩擦焊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 | 第43-50页 |
5.1 摩擦焊接头的缺陷和分类 | 第43-44页 |
5.2 摩擦焊接头缺陷的形成原因 | 第44-45页 |
5.3 基于焊接过程特征的摩擦焊接头的无损检测 | 第45-50页 |
5.3.1 常规检测方法 | 第45-46页 |
5.3.2 基于过程特征分析的惯性摩擦焊检测方法 | 第46-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致 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