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地貌形态对东北山水画笔墨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6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东北地域地貌形态概述 | 第19-23页 |
第一节 山地地貌形态概述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台地地貌形态概述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平原地貌形态概述 | 第21页 |
第四节 湿地地貌形态概述 | 第21-2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东北地域地貌形态对笔墨形态的影响 | 第23-35页 |
第一节 对东北地域山水画笔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23-28页 |
一、对线形态的笔法的影响 | 第23-25页 |
二、对点形态的笔法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三、对面形态的笔法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对东北地域山水画墨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28-32页 |
一、对浓墨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对淡墨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对焦墨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30-31页 |
四、对泼墨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对东北地域山水画设色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一、对重彩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二、对浅绛法符号形态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东北地域地貌形态对笔墨组合方式的影响 | 第35-40页 |
第一节 以中国画语言符号本身为主体的组合方式 | 第35-38页 |
一、对以线为主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 第35-37页 |
二、对以点为主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 第37页 |
三、对以面为主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中国画语言与其他艺术形态语言相结合 | 第38-39页 |
一、与摄影艺术语言的组合 | 第38页 |
二、与西方具象绘画艺术语言的结合 | 第38-39页 |
三、与西方抽象绘画艺术语言的结合 | 第39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东北地域地貌形态对笔墨艺术观念的影响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对构建笔墨技术性观念的影响 | 第40-43页 |
一、对地貌形态本身的刻画 | 第40-42页 |
二、对地貌所属的自然物种刻画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对构建笔墨思想性观念的影响 | 第43-48页 |
一、自然景观本身艺术审美的表达 | 第44-47页 |
二、相关人文主题艺术审美的表达 | 第47页 |
三、对传统画科题材发展的新思考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