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元性制度规制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导论 | 第6-8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和路线 | 第6-7页 |
一、比较研究方法 | 第6页 |
二、文献研究方法 | 第6-7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7-8页 |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的理论基石 | 第8-13页 |
第一节 制度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8-9页 |
一、制度化的必要性 | 第8页 |
二、制度化的可行性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外入法的前车之辙 | 第9-11页 |
一、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祥地 | 第9-10页 |
二、日本CSR立法的考察 | 第10-11页 |
第三节 中国的现实及制度化空间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制度化的底限法律框架 | 第13-17页 |
第一节 中国公司法的原则性规定 | 第13页 |
第二节 塞班斯法案的影响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责任道德性与法律规制性的权衡 | 第14-17页 |
一、责任硬法的审慎介入 | 第15-16页 |
二、责任入法的底限和边界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制度化的政府担当 | 第17-22页 |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17-19页 |
一、政府“向前站”还是“向后站” | 第17页 |
二、改变政府介入的治理方式 | 第17-18页 |
三、政府的软法之维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推动CSR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19-22页 |
一、制定、完善CSR相关法律 | 第19-20页 |
二、推动企业层面的CSR制度改革 | 第20页 |
三、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第20-21页 |
四、规制低企业社会责任度行为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制度化的行业组织中坚地位 | 第22-25页 |
第一节 世界的共识性主流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职能 | 第23-24页 |
一、行业组织的相对优势 | 第23页 |
二、综合性与专门性的行业组织分工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行业责任制度的效力 | 第24-25页 |
第五章 制度化的企业内部治理 | 第25-29页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视角的转变 | 第25-26页 |
一、“外部视角”转入“内部视角” | 第25页 |
二、科斯定理的启示 | 第25-26页 |
三、内部治理结构的责任导向 | 第26页 |
第二节 外部责任标准的内部化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从被动性到责任的主动承担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