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8-9页 |
二、基本概念 | 第9-11页 |
(一) 健康教育的概念 | 第9页 |
(二) 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 | 第9-10页 |
(三) 需求的概念 | 第10页 |
(四) 本文界定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三、相关理论 | 第11-12页 |
(一) 理性选择理论 | 第11页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1页 |
(三) 行为转变理论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一) 国外社区健康教育需求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社区健康教育需求研究情况 | 第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文献研究 | 第14页 |
(二) 个别访谈 | 第14页 |
六、文章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黄浦区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15-18页 |
一、区域基本情况 | 第15页 |
(一) 黄浦区人口和居民健康基本情况 | 第15页 |
(二) 区域不同人群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细分 | 第15页 |
二、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 第15-16页 |
(一) 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 第15-16页 |
(二) 卫生宣传日活动 | 第16页 |
(三) 健康教育周 | 第16页 |
(四)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第16页 |
三、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一)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参与者相对局限 | 第16-17页 |
(二)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有限 | 第17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黄浦区社区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 第18-30页 |
一、社区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情况 | 第18-23页 |
(一) 健康的生活方式 | 第18-20页 |
(二) 主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 第20-22页 |
(三) 突发情况的自救技能 | 第22-23页 |
二、社区健康教育途径的需求情况 | 第23-27页 |
(一) 长效的健康教育形式 | 第23-25页 |
(二) 专业的主题讲座 | 第25-26页 |
(三) 新型媒介的采用 | 第26-27页 |
三、对社会志愿者参与的需求情况 | 第27-29页 |
(一) 志愿者成为较专业的健康教育辅助人员 | 第27-28页 |
(二) 志愿者成为全面的健康教育生力军 | 第28-29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黄浦区社区健康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5页 |
一、向往健康的主观迫切程度 | 第30-31页 |
二、主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 | 第31-32页 |
三、健康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的程度 | 第32页 |
四、健康教育获取的便捷程度 | 第32-33页 |
五、健康教育活动的权威性 | 第33-34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35-44页 |
一、理论借鉴 | 第35-36页 |
(一) 理性选择理论 | 第35页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5页 |
(三) 行为转变理论 | 第35-36页 |
二、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 第36-39页 |
(一) 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发动范围局限 | 第36页 |
(二) 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供需不匹配 | 第36-37页 |
(三) 志愿者参与社区健康教育的专业性有待加强 | 第37-38页 |
(四) 部分健康教育信息可信度遭质疑 | 第38页 |
(五)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未引起重视 | 第38-39页 |
三、建议 | 第39-44页 |
(一) 将健康理念培养作为工作重心 | 第39-40页 |
(二) 注重健康教育的长效性 | 第40页 |
(三) 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提供便捷可及的健康教育 | 第40页 |
(四) 建立统一的健康教育信息发布机构 | 第40-41页 |
(五)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人员队伍建设 | 第41页 |
(六) 定期开展社区诊断,掌握社区人群健康动态 | 第41-42页 |
(七) 合理设计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 第42页 |
(八)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 | 第42页 |
(九) 强化健康教育督导与评估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