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中华民国早期(1912~1919年)论文

民国监督制度研究

第一章 绪言第10-14页
    一、 研究的现状及意义第10-11页
    二、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2页
    三、 几个概念问题第12-14页
第二章 民国监督制度的渊源第14-43页
    一、 中国古代监督制度及其演变第14-24页
    二、 两方国家监督制度及其影响第24-33页
    三、 中国近代监督制度的变革第33-43页
第三章 孙中山的权力监督思想及其实践第43-80页
    一、 孙中山权力监督思想的形成第43-47页
    二、 孙中山权力监督思想的内涵第47-63页
    三、 孙中山权力监督思想的初步实践--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监督制度第63-73页
    四、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监督制度第73-80页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监督制度第80-142页
    一、 命途多舛的北洋政府代议监督制度第80-93页
        (一) 临时参议院和第一届国会第一常会时期(1912年4月--1914年1月)第80-86页
        (二) 从约法会议到参政院--临时议政机构第86-88页
        (三) 第一届国会第二期常会(1916年8月-1917年6月)第88-89页
        (四) 第二届国会、第三届国会、第一届国会第二期常会、第一届国会第三期常会(1918年8月--1925年4月)第89-90页
        (五) 善后会议第90-92页
        (六) 临时参政院第92-93页
    二、 步履维艰的司法监督制度第93-117页
        (一) 司法监督机构第94-101页
            1 、 审判机关第94-99页
            2 、 检察机关第99-100页
            3 、 平政院第100-101页
        (二) 司法监督内容第101-117页
            1 、 司法机关对权力机关的监督第101-104页
            2 、 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第104-115页
            3 、 司法机关内部监督第115-117页
    三、 严厉的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制度第117-139页
        (一) 文官惩戒制度第118-124页
            1 、 惩戒机构第118-119页
            2 、 惩戒范围第119页
            3 、 惩戒处分类别第119-120页
            4 、 惩戒处分的执行第120页
            5 、 惩戒程序第120-121页
            6 、 《知事惩戒条例》第121-123页
            7 、 《各省荐任以上文官赴任凭限规则》第123-124页
        (二) 审计监督制度第124-131页
            1 、 审计机构第124-126页
            2 、 审计法律规范第126-130页
            3 、 对审计官协审官的惩戒制度第130-131页
        (三) 伦理约束第131-134页
        (四) 公文发文程式的监督第134-139页
    四、 倒退的新闻舆论监督第139-142页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督制度第142-207页
    一、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的创建第142-144页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第142-143页
        (二) 训政时期和五院制国民政府的确立第143-144页
            1 、 训政时期第143页
            2 、 五院制国民政府的确立第143-144页
    二、 政党监督第144-152页
        (一)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在训政时期代表国民大会行使政权第145-146页
        (二) 国民政府组织及成员由国民党决定和产生第146-149页
            1 、 关于国民政府组织的形成第147页
            2 、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国民政府官员的选任第147-149页
        (三) 国民政府对国民党负责第149页
        (四) 地方各级党部对各级政府的监督第149-150页
        (五) 强化对从政党员的监督和管理第150-151页
        (六) 建立党内监督机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第151-152页
    三、 民意机关的监督第152-162页
        (一) 国民会议的监督第152-154页
        (二) 地方议会的监督第154-156页
        (三) 国民参政会的监督第156-161页
        (四) 国民大会的监督第161-162页
    四、 立法监督第162-164页
    五、 行政监督第164-191页
        (一) 行政监察第165-175页
            1 、 监察机构第165-168页
            2 、 监察监督职能第168-175页
        (二)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第175-191页
            1 、 考核监督第175-183页
            2 、 惩戒监督第183-185页
            3 、 行政督察专员监督制度第185-187页
            4 、 财政监督制度第187-189页
            5 、 伦理监督第189-191页
    六、 司法监督第191-197页
        (一) 司法组织第191-192页
        (二) 司法监督第192-197页
            1 、 法院监督第192-194页
            2 、 检察监督第194-195页
            3 、 行政诉讼监督第195-196页
            4 、 司法行政监督第196-197页
    七、 其它监督第197-207页
        (一) 特务监督第197-202页
            1 、 特务组织没革第197-198页
            2 、 特务监督第198-202页
        (二) 工厂监督--调解、仲裁委员会第202-204页
        (三) 新闻舆论监督第204-207页
第六章 结语第207-219页
    一、 民国监督制度对中国古代监督制度在许多方面作了变革和发展第207-209页
    二、 民国监督制度既学习西方又自成特色第209-210页
    三、 几点思考第210-219页

论文共2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气轮机进气系统强度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热电联供蝶阀抽汽管路抽汽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