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2.1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相关概念 | 第15-18页 |
2.1.1 新公共管理运动 | 第15-16页 |
2.1.2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 | 第16-18页 |
2.2 政府绩效审计概述 | 第18-21页 |
2.2.1 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政府绩效审计管理的一般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后新运动视角下绩效审计国外经验借鉴 | 第21-27页 |
3.1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 | 第21-22页 |
3.2 英国政府绩效审计 | 第22-23页 |
3.3 瑞典政府绩效审计 | 第23-24页 |
3.4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审计 | 第24-25页 |
3.5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经验总结和启示 | 第25-27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及问题 | 第27-33页 |
4.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4.1.1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史 | 第27页 |
4.1.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法律与法规 | 第27-28页 |
4.2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体系问题及原因 | 第28-33页 |
4.2.1 政府绩效审计认识应更为准确 | 第28-29页 |
4.2.2 行政型政府绩效审计体制要进一步改革 | 第29-30页 |
4.2.3 政府绩效审计法律地位需进一步提升 | 第30-31页 |
4.2.4 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日趋完善 | 第31-32页 |
4.2.5 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应更加公开 | 第32页 |
4.2.6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要更加丰富 | 第32-33页 |
第5章 后新运动视角下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建议 | 第33-49页 |
5.1 后新运动对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启示 | 第33-36页 |
5.1.1 政府绩效审计要和国家治理背景保持一致 | 第33页 |
5.1.2 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要进一步拓展 | 第33-36页 |
5.1.3 政府绩效审计要与网络化治理变革相结合 | 第36页 |
5.2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绩效审计内容的启示 | 第36-38页 |
5.2.1 绩效审计原则从"5E"变为"新5E" | 第36-38页 |
5.3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审计后续的启示 | 第38-42页 |
5.3.1 重视审计结果后续应用与追责 | 第38-40页 |
5.3.2 优化政府绩效审计人力组成 | 第40-42页 |
5.4 后新运动视角下的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 第42-49页 |
5.4.1 案例分析-2008年A市城市绿化建设工程绩效审计案例 | 第42-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