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栓钉剪力连接件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栓钉连接件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栓钉连接件荷载-滑移曲线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钢-混凝土组合梁时效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 | 第16-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栓钉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与精细化数值分析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试验概况 | 第20-24页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20-23页 |
2.2.2 试验加载 | 第23-24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4-27页 |
2.3.1 推出试验的破坏模式 | 第24-25页 |
2.3.2 推出试验的荷载-滑移曲线 | 第25-27页 |
2.4 精细化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2.4.1 精细化数值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 第27页 |
2.4.2 数值模型参数的选择 | 第27-29页 |
2.5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2.6 小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考虑栓钉与混凝土相互作用的连接件理论计算方法及精细化受力分析 | 第32-5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考虑栓钉混凝土相互作用的荷载-滑移曲线 | 第32-50页 |
3.2.1 基本微分方程 | 第32-33页 |
3.2.2 混凝土弹性、塑性区栓钉受力方程 | 第33-36页 |
3.2.3 混凝土反力系数k的确定 | 第36-37页 |
3.2.4 屈服位移y_i的确定 | 第37-44页 |
3.2.5 荷载-滑移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4-46页 |
3.2.6 不同破坏模式下的荷载-滑移曲线模型 | 第46-50页 |
3.3 栓钉内力状态的精细化分析 | 第50-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栓钉连接件受力机理及有效受力长度研究 | 第54-72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栓钉的受力机理及破坏模式分析 | 第54-58页 |
4.3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栓钉直径对栓钉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分析 | 第58-62页 |
4.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栓钉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2 栓钉直径对栓钉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 栓钉有效受力长度的分析 | 第62-69页 |
4.5 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基于精细化模型的钢-混凝土组合粱时效特性研究 | 第72-96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模式 | 第72-74页 |
5.2.1 混凝土收缩计算模式 | 第72-73页 |
5.2.2 混凝土徐变计算模式 | 第73-74页 |
5.3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精细化分析模型 | 第74-86页 |
5.3.1 钢-混凝土组合梁梁式试验 | 第74-76页 |
5.3.2 精细化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76-77页 |
5.3.3 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83页 |
5.3.4 不同剪力连接度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83-86页 |
5.4 钢-混凝土组合梁时效特性的分析 | 第86-93页 |
5.4.1 混凝土收缩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86-90页 |
5.4.2 混凝土徐变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90-93页 |
5.5 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总结 | 第96-97页 |
6.2 展望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