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QTL有利等位基因鉴定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1 棉花的起源及发展第10-11页
        1.1.1 棉花的简介第10页
        1.1.2 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及问题第10-11页
    1.2 遗传标记及常用的分子标记第11-13页
        1.2.1 遗传标记第11页
        1.2.2 DNA分子标记的特点第11页
        1.2.3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第11-13页
    1.3 棉花遗传图谱构建第13-15页
        1.3.1 海陆种间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第13-14页
        1.3.2 陆地棉种内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第14-15页
    1.4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第15-16页
        1.4.1 QTL定位的原理第15页
        1.4.2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第二章 引言第16-18页
    2.1 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2.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3.1 研究材料第18页
    3.2 主要仪器设备第18页
    3.3 棉花全基因组DNA的提取第18-20页
        3.3.1 提取试剂第18-19页
        3.3.2 棉花样品DNA的提取过程第19-20页
    3.4 SSR标记第20-22页
        3.4.1 SSR反应体系的建立第20页
        3.4.2 SS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0-21页
        3.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1-22页
        3.4.4 银染显色第22页
    3.5 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2页
        3.5.1 多态性引物筛选与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第22页
        3.5.2 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2页
    3.6 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第22-24页
        3.6.1 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第22-23页
        3.6.2 QTL的命名第23-24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4-38页
    4.1 引物多态性筛选第24-25页
    4.2 重组近交系群体标记基因型检测第25页
    4.3 标记位点的偏分离检测第25-26页
    4.4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6-33页
    4.5 亲本及群体纤维品质表型分析第33页
    4.6 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第33-38页
第五章 讨论第38-40页
    5.1 作图亲本与群体第38页
    5.2 遗传图谱的比较第38-39页
    5.3 环境对纤维品质QTL定位的影响第39-40页
第六章 结论第40-42页
    6.1 作图亲本的多态性第40页
    6.2 标记基因型检测第40页
    6.3 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40页
    6.4 纤维品质QTL的分析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自主锻炼”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
下一篇:东营市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