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制度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引言第14-16页
—、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6-22页
    (一) 概念及特征第16-17页
        1. 规章及其评估的相关概念第16页
        2. 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制度的特征第16-17页
    (二) 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1. 立法基本理论第17-18页
        2. 执法基本理论第18页
        3. 司法基本理论第18-19页
    (三) 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的意义第19-22页
        1. 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第19-20页
        2. 提高立法质量的需要第20页
        3. 提高执法水平的需要第20-21页
        4. 提高民主参与的需要第21-22页
二、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的现状第22-25页
    (一) 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的相关实践第22页
    (二) 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1. 评估主体单一第23页
        2. 评估标准不统一第23-24页
        3. 评估程序不规范第24-25页
三、国外的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第25-30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第25-26页
        1. 美国第25-26页
        2. 英国第26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第26-28页
        1. 德国第26-27页
        2. 日本第27-28页
    (三) 国外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启示第28-30页
        1. 建立多元化评估主体第28页
        2. 坚持评估信息公开制度第28-29页
        3. 健全后评估与其他评估的衔接制度第29-30页
四、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制度的完善第30-43页
    (一) 明确多元化评估主体第30-32页
        1. 确定评估主体所要考虑的因素第30页
        2. 我国目前的评估主体急需向多元化发展第30-31页
        3. 多元化评估主体的构建第31-32页
    (二) 设计统一化评估标准第32-35页
        1. 构建统一化评估标准的必要性第32页
        2. 我国现有的评估标准学说众多第32-33页
        3. 统一化评估标准的构建第33-35页
    (三) 设置多样化评估方法第35-37页
        1. 评估方法的重要性第35-36页
        2. 确定评估方法时需考虑的因素第36页
        3. 多样化评估方法的构建第36-37页
    (四) 完善规范化评估程序第37-41页
        1. 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程序的启动第38-39页
        2. 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的实施第39-41页
    (五) 构建有效性回应机制第41-43页
        1.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解释第41-42页
        2. 地方政府规章的修改或补充第42页
        3. 地方政府规章的废止第42页
        4. 完善相关制度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48-49页
承诺书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吸渣浆泵设计与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下一篇:薄壁管材推弯成形工艺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