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泵论文--叶片式泵论文--离心泵论文

双吸渣浆泵设计与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第11-12页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发方法第14-15页
        1.3.3 章节安排第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和渣浆泵设计方法第16-40页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第16-22页
        2.1.1 流体与流动的基本特性第16-17页
        2.1.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17-19页
        2.1.3 三维湍流流动及数值计算方法第19-22页
    2.2 Fluent及多相流模型第22-23页
        2.2.1 Fluent软件介绍第22页
        2.2.2 多相流模型第22-23页
    2.3 渣浆泵的设计方法第23-38页
        2.3.1 基于两相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第23-26页
        2.3.2 经验系数设计法第26-28页
        2.3.3 以清水为介质的泵设计方法第28-36页
        2.3.4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第36-38页
    2.4 不同设计方法的比较和应用第38-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渣浆泵三维实体建模与网格划分第40-47页
    3.1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第40-44页
        3.1.1 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的简介第40页
        3.1.2 叶轮实体建模第40-42页
        3.1.3 压出室实体建模第42-44页
    3.2 水力模型的网格划分第44-46页
        3.2.1 模型装配第44-45页
        3.2.2 网格划分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渣浆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第47-54页
    4.1 渣浆泵的三维定常湍流计算第47页
    4.2 渣浆泵的内外特性分析第47-53页
        4.2.1 清水介质下的内特性分析第47-51页
        4.2.2 清水介质下的外特性分析第51-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双吸渣浆泵优化及优化后泵内流场的研究分析第54-67页
    5.1 消除驼峰应采取的措施第54-56页
    5.2 优化后清水流场的数值模拟第56-61页
        5.2.1 优化后清水介质下的内特性分析第57-60页
        5.2.2 优化后清水介质下的外特性分析第60-61页
    5.3 优化后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第61-66页
        5.3.1 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速度分布第61-62页
        5.3.2 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固相浓度分布第62-64页
        5.3.3 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压力分布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油炸食品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下一篇: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后评估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