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岩地区公路隧道渗漏病害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立项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2-23页 |
1.1 立项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关于隧道病害检测 | 第12-17页 |
1.2.2 关于隧道病害处治 | 第17-19页 |
1.3 依托工程概况 | 第19-22页 |
1.3.1 隧道设计概况 | 第19-21页 |
1.3.2 隧道运营概况 | 第21-2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灰岩特性及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 第23-27页 |
2.1 石灰岩的组成 | 第23页 |
2.2 岩溶的特性 | 第23-24页 |
2.3 岩溶与地质构造 | 第24-25页 |
2.4 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 第25页 |
2.5 本章结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灰岩地区隧道常见病害及其成因 | 第27-32页 |
3.1 隧道主要病害 | 第27-28页 |
3.1.1 衬砌渗漏水 | 第27页 |
3.1.2 路面渗水 | 第27页 |
3.1.3 隧道衬砌裂损 | 第27-28页 |
3.1.4 隧道衬砌腐蚀 | 第28页 |
3.2 隧道常见病害原因 | 第28-32页 |
3.2.1 设计、施工引起的渗漏水 | 第28-29页 |
3.2.2 隧道衬砌腐蚀 | 第29-32页 |
第四章 灰岩地区隧道渗水诊断技术分析 | 第32-47页 |
4.1 灰岩地区隧道健康状态及病害诊断技术研究 | 第32-37页 |
4.1.1 公路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评估 | 第32页 |
4.1.2 诊断指标的选取 | 第32页 |
4.1.3 隧道病害健康检测技术 | 第32-33页 |
4.1.4 依托工程的病害诊断 | 第33-36页 |
4.1.5 小结 | 第36-37页 |
4.2 隧道渗漏水基本治理方法 | 第37-43页 |
4.2.1 渗漏治理的一般规定 | 第37页 |
4.2.2 点渗漏治理 | 第37-39页 |
4.2.3 线状渗漏治理 | 第39-41页 |
4.2.4 面状渗漏治理 | 第41-43页 |
4.3 灰岩地区隧道路面病害治理 | 第43-47页 |
4.3.1 治理的基本原则 | 第43页 |
4.3.2 治理的具体措施 | 第43-47页 |
第五章 灰岩地区隧道防治方法 | 第47-64页 |
5.1 灰岩地区隧道衬砌渗漏处治新方法 | 第47-57页 |
5.1.1 衬砌施工缝渗漏水处治 | 第47-48页 |
5.1.2 衬砌施工缝渗漏水微创处治构造 | 第48-53页 |
5.1.3 沿衬砌施工缝凿槽技术 | 第53-55页 |
5.1.4 小规格PVC半管加工技术 | 第55-57页 |
5.2 灰岩地区隧道病害预防方法 | 第57-62页 |
5.2.1 隧道渗漏的预防方法 | 第57-60页 |
5.2.1.1 由设计引起渗漏水的预防 | 第57-60页 |
5.2.1.2 由施工引起漏水的预防 | 第60页 |
5.2.2 路面病害的预防 | 第60-61页 |
5.2.2.1 设计方面 | 第60-61页 |
5.2.2.2 施工方面 | 第61页 |
5.2.2.3 管理、养护方面 | 第61页 |
5.2.3 衬砌裂损的预防 | 第61-62页 |
5.2.3.1 勘察、设计方面 | 第61页 |
5.2.3.2 施工方面 | 第61-62页 |
5.2.4 衬砌腐蚀的预防 | 第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6.2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