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路面施工机械论文

基于混合动力的轮胎压路机节能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混合动力轮胎压路机节能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混合动力系统介绍第10-13页
        1.2.2 混合动力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概况第13-14页
        1.2.3 混合动力系统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概述第14-15页
        1.2.4 混合动力系统在压路机的应用概况第15-16页
    1.3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轮胎压路机混合动力系统方案选取第17-31页
    2.1 轮胎压路机动态特性分析第17-24页
        2.1.1 负荷特性分析第17-20页
        2.1.2 能量特性分析第20-24页
    2.2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分析及选型第24-29页
        2.2.1 串联式驱动系统第24-25页
        2.2.2 并联式驱动系统第25-26页
        2.2.3 混联式驱动系统第26-27页
        2.2.4 轮胎压路机液压混合动力模式选取第27-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轮胎压路机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第31-45页
    3.1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匹配原则第31页
    3.2 发动机参数分析与匹配第31-33页
    3.3 蓄能器参数匹配第33-40页
        3.3.1 蓄能器的压力第36页
        3.3.2 蓄能器能量特性分析第36-37页
        3.3.3 蓄能器的参数匹配第37-40页
    3.4 扭矩耦合器参数匹配第40页
    3.5 二次元件参数匹配第40-43页
        3.5.1 二次元件的工作特性第40-42页
        3.5.2 二次元件的参数匹配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压路机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第45-55页
    4.1 轮胎压路机及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分析第45-47页
    4.2 轮胎压路机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第47-50页
        4.2.1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概况第47-50页
    4.3 二次元件调节系统的控制第50-52页
    4.4 能量控制策略的探讨第52-54页
        4.4.1 制动回收策略第53页
        4.4.2 制动回收力分布规则第53-54页
        4.4.3 能量再利用策略第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第55-65页
    5.1 轮胎压路机原始模型的建立第55-58页
    5.2 轮胎压路机仿真模型的验证第58-60页
    5.3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模型的建立第60-62页
    5.4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和原始系统的对比分析第62-64页
        5.4.1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验证第62-63页
        5.4.2 动态特性对比第63页
        5.4.3 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对比第63-64页
        5.4.4 燃油经济性对比第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轮胎胶粉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下一篇:灰岩地区公路隧道渗漏病害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