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1.2.1 冲击矿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煤岩冲击倾向性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煤岩损伤本构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2.4 近代学者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煤岩体各几何因素对破坏机理和强度的影响 | 第19-3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统计损伤理论及RFPA介绍 | 第19-20页 |
2.3 模型介绍 | 第20-22页 |
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22-30页 |
2.4.1 岩层含量对破坏机理的影响 | 第22-24页 |
2.4.2 岩层含量对峰值强度及残余强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3 岩层含量对应变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4 煤岩倾角对破坏机理的影响 | 第27-29页 |
2.4.5 煤岩倾角对峰值强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围压对冲击破坏机理和强度的影响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模型介绍 | 第31-32页 |
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41页 |
3.3.1 围压对不同岩层厚度煤岩体破坏机理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2 围压对不同岩层厚度煤岩体强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3 围压对不同岩层厚度煤岩体应变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围压对不同界面倾角煤岩体破坏机理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围压对不同界面倾角煤岩体强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不同岩层构造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分析 | 第43-50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4.2.1 不同岩层构造的冲击能量指数变化规律 | 第43-45页 |
4.2.2 不同岩层构造的声发射演变规律 | 第45-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界面模型的声发射演变规律和冲击特性研究 | 第50-55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界面倾角对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影响 | 第50-52页 |
5.3 围压对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影响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