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铝硅酸盐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 第16-24页 |
1.2.1 铝硅酸盐聚合物组织结构与聚合机理 | 第16-19页 |
1.2.2 铝硅酸盐聚合物特性与应用 | 第19-21页 |
1.2.3 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3 铝硅酸盐聚合物的陶瓷化 | 第24-27页 |
1.3.1 陶瓷化产物种类及性能 | 第24-25页 |
1.3.2 陶瓷化机制 | 第25-27页 |
1.4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 | 第27-32页 |
1.4.1 石墨烯的制备与氧化还原 | 第27-29页 |
1.4.2 石墨烯的性能与其应用 | 第29页 |
1.4.3 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4-42页 |
2.1 试验用原材料 | 第34-36页 |
2.2 复合材料设计及制备 | 第36-38页 |
2.2.1 石墨烯/铝硅酸盐聚合物的成分设计与制备 | 第36-37页 |
2.2.2 石墨烯/白榴石陶瓷的制备 | 第37-38页 |
2.3 材料的组织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2.3.1 复合材料密度 | 第38页 |
2.3.2 物相分析(XRD) | 第38页 |
2.3.3 显微组织形貌观察(SEM) | 第38页 |
2.3.4 透射电镜观察(TEM) | 第38-39页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9页 |
2.3.6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39页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9页 |
2.3.8 固态核磁共振分析(NMR) | 第39页 |
2.3.9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9-40页 |
2.4 力学性能分析测试 | 第40-41页 |
2.4.1 室温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 | 第40页 |
2.4.2 断裂韧性 | 第40-41页 |
2.4.3 维氏硬度 | 第41页 |
2.5 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2.5.1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41页 |
2.5.2 热膨胀系数(DIL) | 第41-42页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在碱激发溶液及高温处理过程中的还原机理 | 第42-65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碱还原温度对GO还原的影响 | 第42-51页 |
3.2.1 rGO官能团和价键结构分析 | 第42-47页 |
3.2.2 rGO结构缺陷分析 | 第47-48页 |
3.2.3 r GO微观形貌分析 | 第48-51页 |
3.3 碱还原时间对GO还原的影响 | 第51-57页 |
3.3.1 rGO官能团和价键结构分析 | 第51-54页 |
3.3.2 rGO结构缺陷分析 | 第54-55页 |
3.3.3 r GO微观形貌分析 | 第55-57页 |
3.4 高温热还原对GO还原的影响 | 第57-63页 |
3.4.1 处理温度对r GO还原程度的影响 | 第57-61页 |
3.4.2 保温时间对r GO还原程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3.5 氧化石墨烯原位还原机制讨论 | 第63-64页 |
3.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对铝硅酸盐聚合物聚合机理的影响 | 第65-99页 |
4.1 引言 | 第65页 |
4.2 高岭土向偏高岭土转变过程研究 | 第65-70页 |
4.2.1 高岭土煅烧产物物相分析 | 第65页 |
4.2.2 高岭土煅烧产物的粉体形貌观察 | 第65-67页 |
4.2.3 高岭土煅烧产物的粒径 | 第67页 |
4.2.4 高岭土煅烧产物官能团和价键结构 | 第67-70页 |
4.3 KGP聚合机理 | 第70-82页 |
4.3.1 KGP聚合反应产物的官能团和价键结构分析 | 第70-77页 |
4.3.2 KGP聚合反应产物的物相分析 | 第77-78页 |
4.3.3 KGP聚合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78-82页 |
4.4 GO引入对KGP聚合机理的影响 | 第82-92页 |
4.4.1 rGO/KGP聚合产物的官能团和价键结构分析 | 第82-87页 |
4.4.2 r GO/KGP聚合反应产物的物相分析 | 第87页 |
4.4.3 rGO/KGP聚合反应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87-92页 |
4.5 聚合机理的讨论 | 第92-9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5章 原位生成石墨烯/铝硅酸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 第99-110页 |
5.1 引言 | 第99页 |
5.2 r GO/KGP的组织结构分析 | 第99-102页 |
5.2.1 rGO/KGP的物相分析 | 第99-100页 |
5.2.2 rGO与KGP基体界面分析 | 第100-102页 |
5.3 GO含量对r GO/KGP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102-106页 |
5.3.1 GO含量对r GO/KGP物相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5.3.2 GO含量对r GO/KGP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5.4 GO含量对r GO/KGP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5.4.1 rGO/KGP的力学性能 | 第106-108页 |
5.4.2 rGO/KGP的强韧机制讨论 | 第108-10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6章 氧化石墨烯对铝硅酸盐聚合物的陶瓷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0-142页 |
6.1 引言 | 第110页 |
6.2 r GO/KGP复合材料的热学分析 | 第110-115页 |
6.2.1 热分析 | 第110-112页 |
6.2.2 晶化动力学 | 第112-115页 |
6.3 处理时间对r GO/KGP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15-121页 |
6.3.1 物相演化 | 第115-116页 |
6.3.2 密度变化 | 第116-117页 |
6.3.3 显微组织演化 | 第117-119页 |
6.3.4 力学性能 | 第119-121页 |
6.4 处理温度对r GO/KGP的组织结构及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21-130页 |
6.4.1 物相演化 | 第122-124页 |
6.4.2 密度变化 | 第124页 |
6.4.3 显微组织演化 | 第124-126页 |
6.4.4 力学性能 | 第126-130页 |
6.5 GO对rGO/Cs KGP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30-141页 |
6.5.1 r GO/Cs KGP中Cs+含量优化 | 第131-132页 |
6.5.2 r GO/Cs KGP的热分析 | 第132-133页 |
6.5.3 rGO/Cs KGP的物相演化 | 第133-134页 |
6.5.4 rGO/Cs KGP陶瓷化产物的组织 | 第134-138页 |
6.5.5 力学性能 | 第138-14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结论 | 第142-14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4页 |
展望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62-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个人简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