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青少年人格缺失及其原因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教育 | 第13-15页 |
一、人格 | 第13-14页 |
二、人格缺失 | 第14-15页 |
三、人格教育 | 第15页 |
第二节 青少年人格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15-19页 |
一、受挫力差 | 第16-17页 |
二、暴力倾向严重 | 第17页 |
三、信仰缺失 | 第17-18页 |
四、情感冷漠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青少年人格缺失的主要原因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语文教学与青少年人格教育现状及问题——以汉中市三所中学为例 | 第21-31页 |
第一节 汉中市语文教学与青少年人格教育现状 | 第21-25页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二、调查数据统计 | 第22-25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青少年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二、课外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三、家校配合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利用大语文落实人格教育的策略 | 第31-47页 |
第一节 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塑造学生人格 | 第31-38页 |
一、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挖掘人格因素 | 第31-34页 |
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人格教育情境 | 第34-37页 |
三、通过层层剥笋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融合课外教学优势,强化学生人格 | 第38-43页 |
一、阅读大量经典名著,培养学生意志 | 第38-40页 |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 | 第40-41页 |
三、利用本地文化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 第41-43页 |
第三节 发挥家校配合优势,完善学生人格 | 第43-47页 |
一、营造家校良好氛围,滋润学生心灵 | 第43-44页 |
二、更新家校育人理念,关注学生成长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