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异构蜂窝网络切换性能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课题意义第10页
    1.2 异构蜂窝网络切换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切换判决标准第11-12页
        1.2.2 切换判决算法第12-13页
        1.2.3 切换性能的改进方法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第15页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异构蜂窝网络及切换第17-28页
    2.1 异构蜂窝网络概述第17-20页
        2.1.1 异构蜂窝网络的概念第17-18页
        2.1.2 异构蜂窝网络的优势第18页
        2.1.3 异构蜂窝网络的关键技术和挑战第18-20页
    2.2 异构蜂窝网络切换研究第20-27页
        2.2.1 LTE/LTE-A系统概述第20-21页
        2.2.2 LTE-A切换知识第21-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基于全向天线的异构蜂窝网络切换性能分析第28-38页
    3.1 切换性能概述第28-29页
        3.1.1 不发生切换第28页
        3.1.2 切换成功第28-29页
        3.1.3 切换失败第29页
        3.1.4 发生乒乓效应第29页
    3.2 模型推导及性能分析第29-32页
        3.2.1 模型推导第29-30页
        3.2.2 切换性能理论分析第30-32页
    3.3 切换性能仿真与分析第32-36页
        3.3.1 仿真结果第32-35页
        3.3.2 结果分析第35-36页
    3.4 一种降低乒乓效应的算法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定向天线的异构蜂窝网络切换性能分析第38-54页
    4.1 毫米波通信的引入第38-39页
        4.1.1 毫米波小基站第38页
        4.1.2 定向传输第38-39页
    4.2 模型推导及切换性能分析第39-44页
        4.2.1 模型推导第39-40页
        4.2.2 切换性能分析第40-44页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4-49页
        4.3.1 仿真结果第44-48页
        4.3.2 结果分析第48-49页
    4.4 切换性能优化的进一步改进分析第49-52页
        4.4.1 改变覆盖区域位置——旋转扇形第49页
        4.4.2 改变覆盖区域范围——改变扇形的圆心角第49-52页
        4.4.3 波束间切换初步分析第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研究总结第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缩短极化码的MLC Nand Flash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研究--以联想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