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比较研究--三星、华为技术创新及其对江苏企业的启示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前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2.1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基本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理论 | 第15-32页 |
2.1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 | 第15-17页 |
2.1.1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因 | 第15页 |
2.1.2 创新是企业家的核心职能 | 第15-16页 |
2.1.3 创新是“革命性”毁灭 | 第16-17页 |
2.2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第17-21页 |
2.2.1 技术创新的内涵 | 第17-19页 |
2.2.2 技术创新的特征 | 第19-21页 |
2.3 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 第21-25页 |
2.3.1 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21-22页 |
2.3.2 技术创新的模式 | 第22-25页 |
2.4 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 | 第25-27页 |
2.4.1 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 第25页 |
2.4.2 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 | 第25-26页 |
2.4.3 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 | 第26-27页 |
2.5 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战略 | 第27-32页 |
2.5.1 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 | 第27-28页 |
2.5.2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第28-29页 |
2.5.3 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 | 第29-32页 |
3 三星、华为及其技术创新的历程与经验 | 第32-47页 |
3.1 三星及其技术创新的历程与经验 | 第32-36页 |
3.1.1 三星集团简况 | 第32页 |
3.1.2 三星技术创新的历程与经验 | 第32-36页 |
3.2 华为及其技术创新的历程与经验 | 第36-42页 |
3.2.1 华为公司简况 | 第36页 |
3.2.2 华为技术创新的历程与经验 | 第36-42页 |
3.3 三星和华为技术创新的共同成功经验 | 第42-47页 |
3.3.1 在技术创新模式上的成功经验 | 第42页 |
3.3.2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上的成功经验 | 第42-43页 |
3.3.3 在技术创新研发上的成功经验 | 第43-44页 |
3.3.4 在技术创新机制应用上的成功经验 | 第44页 |
3.3.5 在技术创新产品定位上的成功经验 | 第44-45页 |
3.3.6 在技术创新文化建设上的成功经验 | 第45页 |
3.3.7 在技术创新目标定位上的成功经验 | 第45-47页 |
4 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 第47-53页 |
4.1 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 第47-51页 |
4.1.1 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简况 | 第47-48页 |
4.1.2 技术创新的区域与地区分布 | 第48-49页 |
4.1.3 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体创新能力 | 第49-51页 |
4.2 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 第51-53页 |
4.2.1 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 第51页 |
4.2.2 R&D经费投入较少 | 第51页 |
4.2.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 第51页 |
4.2.4 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 | 第51-52页 |
4.2.5 科技创新人才体系不够完善 | 第52页 |
4.2.6 科技金融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不同步 | 第52-53页 |
5 三星、华为对江苏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 第53-61页 |
5.1 完善创新环境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 第53-55页 |
5.1.1 加强对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 | 第53-54页 |
5.1.2 加强对具有江苏特色的品牌建设 | 第54页 |
5.1.3 加强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支持 | 第54-55页 |
5.2 加强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55-57页 |
5.2.1 推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 第55-56页 |
5.2.2 大力推进产学研的融合 | 第56-57页 |
5.3 强化知识产权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57-58页 |
5.3.1 完善知识产权战略 | 第57-58页 |
5.3.2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58页 |
5.4 培育领军人才和企业,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 第58-61页 |
5.4.1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59-60页 |
5.4.2 重视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培育 | 第60-61页 |
6 结语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