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提高 ~(125)Ⅰ粒子植入靶向性的研究 | 第15-2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 仪器和设备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1.3.1 靶区的确定 | 第16-17页 |
1.3.2 剂量学优化 | 第17-18页 |
1.3.3 治疗计划的评估 | 第18-19页 |
1.3.4 粒子植入的影像引导与位置验证 | 第19-20页 |
1.3.5 粒子植入后的剂量学验证 | 第20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1.5 结果 | 第21-22页 |
1.6 讨论 | 第22-24页 |
1.7 小结 | 第24-25页 |
二、提高CT引导 ~(125)Ⅰ粒子植入适形度的研究 | 第25-3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2.2 仪器和设备 | 第25-26页 |
2.3 方法 | 第26-28页 |
2.3.1CT联合SPEC T/CT引导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 | 第26-27页 |
2.3.2CT联合超声引导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 | 第27-28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2.5 结果 | 第28-29页 |
2.6 讨论 | 第29-30页 |
2.7 小结 | 第30-32页 |
三、多模态影像引导 ~(125)Ⅰ粒子植入提高增益比的研究 | 第32-41页 |
3.1 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3.1.1 近期疗效评价 | 第32页 |
3.1.2 远期疗效评价 | 第32页 |
3.1.3 术前及术后一般状态评价 | 第32-33页 |
3.1.4 术后不良反应 | 第33页 |
3.2 统计学方法 | 第33页 |
3.3 随访结果 | 第33-38页 |
3.3.1 近期疗效 | 第33-34页 |
3.3.2 远期疗效 | 第34-36页 |
3.3.3 术后并发症及一般状态评价 | 第36-38页 |
3.4 讨论 | 第38-40页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综述 | 第49-5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