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经济学对犯罪行为的解释 | 第12-16页 |
(一) 犯罪的内涵 | 第12-13页 |
(二) 经济学视野下的犯罪现象 | 第13-16页 |
1. 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 第13页 |
2. 法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3-15页 |
3.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刑罚的威慑作用 | 第15-16页 |
二、解析犯罪现象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第16-21页 |
(一) 成本收益理论 | 第16-19页 |
1. 成本收益理论概述 | 第16-17页 |
2. 犯罪成本 | 第17-18页 |
3. 犯罪收益 | 第18-19页 |
(二) 稳定的个人偏好 | 第19-20页 |
(三) 不完全理性 | 第20-21页 |
二、外界因素对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影响 | 第21-28页 |
(一) 外界因素对犯罪人的影响 | 第21-22页 |
(二) 我国当前存在的可能诱发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要因素 | 第22-28页 |
1. 绝对贫困 | 第22-23页 |
2. 相对贫困与社会不公 | 第23-25页 |
3. 被害人对潜在犯罪人的刺激 | 第25页 |
4. 社会流动人口 | 第25-27页 |
5. 容易诱发犯罪的其他因素 | 第27-28页 |
三、防控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 第28-47页 |
(一) 科学地制定防控犯罪的对策 | 第28-29页 |
(二) 限制和消除致罪因素 | 第29-38页 |
1. 消除绝对贫困 | 第29-31页 |
2. 推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 第31-34页 |
3. 做好被害预防 | 第34-35页 |
4.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管 | 第35-36页 |
5. 做好预防犯罪的基础性工作 | 第36-38页 |
(三) 增加犯罪成本 | 第38-43页 |
1. 提高犯罪人的直接成本 | 第39页 |
2. 提高犯罪的机会成本 | 第39-40页 |
3. 提高犯罪的风险成本,增加被定罪的可能性 | 第40-43页 |
(四) 减少犯罪收益 | 第43-44页 |
(五) 对社会成员的偏好进行引导 | 第44-47页 |
1. 稳定的偏好对人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第44-45页 |
2. 对人的偏好进行引导的途径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