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带有稳定侧链的接枝型质子交换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燃料电池概述第10-14页
        1.1.1 燃料电池简介第10-12页
        1.1.2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第12-14页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4-17页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第14-15页
        1.2.2 质子传导机理第15-17页
    1.3 质子交换膜概述第17-24页
        1.3.1 全氟磺酸型质子交换膜第17-19页
        1.3.2 磺化烃类质子交换膜第19-21页
        1.3.3 接枝型质子交换膜及其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1.4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2 接枝膜的制备第25-34页
    2.1 主要试剂与检测设备第25-26页
    2.2 接枝膜的制备第26-29页
        2.2.1 聚砜接枝磺化聚苯硫醚接枝膜的制备第26-28页
        2.2.2 聚砜接枝磺化聚苯乙烯接枝膜的制备第28-29页
    2.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定第29-32页
        2.3.1 产物结构表征第29页
        2.3.2 膜物理性能的测定第29-30页
        2.3.3 膜离子交换容量的测量第30页
        2.3.4 膜电导率的测量第30-31页
        2.3.5 膜稳定性的测定第31-32页
        2.3.6 膜微观形态的表征第32页
        2.3.7 拉伸强度测试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接枝膜性能研究第34-57页
    3.1 接枝膜的制备第34-35页
    3.2 膜材料结构表征第35-42页
        3.2.1 膜材料红外表征第35-39页
        3.2.2 膜材料核磁表征第39-42页
    3.3 接枝膜的物理性能第42-43页
    3.4 接枝膜离子交换容量第43-44页
    3.5 接枝膜导电性能第44-47页
    3.6 接枝膜稳定性能第47-53页
        3.6.1 热稳定性第47-50页
        3.6.2 抗氧化稳定性第50-53页
    3.7 接枝膜微观形貌分析第53-54页
    3.8 机械性能第54-55页
    3.9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57-59页
    4.1 结论第57-58页
    4.2 创新点第58页
    4.3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因论视角下《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
下一篇:以伊万金和施晓菁的《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分析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