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管时代银行理财投资运作与收益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1-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银行理财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银行理财定义 | 第17页 |
2.1.2 银行理财产品概念 | 第17-18页 |
2.2 银行理财产品描述 | 第18-23页 |
2.2.1 银行理财产品概况描述 | 第18-19页 |
2.2.2 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统计 | 第19-21页 |
2.2.3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描述 | 第21-23页 |
2.3 银行理财相关理论 | 第23页 |
2.3.1 资产组合理论 | 第23页 |
2.3.2 金融中介理论 | 第23页 |
2.4 银行理财国内外研究 | 第23-26页 |
2.4.1 国外研究 | 第24页 |
2.4.2 国内研究 | 第24-26页 |
2.4.3 研究评述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银行理财投资方向与运作模式 | 第27-35页 |
3.1 银行理财投资方向 | 第27-31页 |
3.1.1 债权投资 | 第27-28页 |
3.1.2 证券投资 | 第28-30页 |
3.1.3 其他投资 | 第30-31页 |
3.2 银行理财运作模式 | 第31-34页 |
3.2.1 银信合作模式 | 第31-32页 |
3.2.2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 | 第32-34页 |
3.2.3 对一模式 | 第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银行理财收益的实证分析 | 第35-60页 |
4.1 银行理财收益的影响因素 | 第35-38页 |
4.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35-37页 |
4.1.2 模型介绍及建立 | 第37-38页 |
4.2 银行理财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48页 |
4.2.1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 第38-44页 |
4.2.2 神经网络分析 | 第44-47页 |
4.2.3 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4.3 投资方向与运作模式的影响分析 | 第48-51页 |
4.3.1 投资方向对收益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2 运作模式对收益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银行理财收益风险综合评价 | 第51-59页 |
4.4.1 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第51-53页 |
4.4.2 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银行理财案例分析 | 第60-64页 |
5.1 融赢银河3号理财说明 | 第60-61页 |
5.2 融赢银河3号理财投资运作分析 | 第61-62页 |
5.3 融赢银河3号理财综合评价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A SPSS神经网络图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