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本论文主要完成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字化变电站的核心标准IEC61850 | 第16-32页 |
2.1 概述 | 第16-17页 |
2.2 IEC61850的基本术语 | 第17-20页 |
2.2.1 功能 | 第17页 |
2.2.2 逻辑节点 | 第17页 |
2.2.3 逻辑设备 | 第17页 |
2.2.4 通讯信息块 | 第17页 |
2.2.5 服务器 | 第17-20页 |
2.3 IEC61850标准的核心技术要素 | 第20-31页 |
2.3.1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 第20-21页 |
2.3.2 软件复用技术 | 第21-22页 |
2.3.3 高速以太网技术 | 第22-23页 |
2.3.4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技术 | 第23-24页 |
2.3.5 XML技术 | 第24-25页 |
2.3.6 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模型(GOOSE) | 第25-27页 |
2.3.7 变电站配置语言SCL | 第27页 |
2.3.8 制造报文规范MMS | 第27-29页 |
2.3.9 IED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数字化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构建 | 第32-42页 |
3.1 数字化变电站的特征和功能 | 第32页 |
3.2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求 | 第32-34页 |
3.3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项要求 | 第34-36页 |
3.3.1 总体要求 | 第34页 |
3.3.2 计算机后台监控系统 | 第34-35页 |
3.3.3 系统性能 | 第35-36页 |
3.4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36-41页 |
3.4.1 过程层智能终端设备功能及性能设计 | 第39-40页 |
3.4.2 间隔层设备功能及性能设计 | 第40页 |
3.4.3 过程层网络设计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 | 第42-57页 |
4.1 数字化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技术及应用 | 第42-52页 |
4.1.1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4.1.2 程序化操作模式的设置 | 第43-45页 |
4.1.3 程序化操作实现 | 第45-52页 |
4.1.4 结论 | 第52页 |
4.2 微机五防闭锁系统及其原理 | 第52-56页 |
4.2.1 微机五防闭锁的组成 | 第52-54页 |
4.2.2 微机五防闭锁系统的实施原则与应用特点 | 第54页 |
4.2.3 微机五防闭锁理论 | 第54页 |
4.2.4 微机五防闭锁系统的实现 | 第54-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基于IEC61850数字化变电站实例 | 第57-65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7-58页 |
5.2 系统方案及主设备技术特点 | 第58-60页 |
5.2.1 测控装置 | 第58-59页 |
5.2.2 间隔层总线 | 第59页 |
5.2.3 GPS对时方案 | 第59-60页 |
5.2.4 10kV母联备自投/主设备自投方案 | 第60页 |
5.2.5 顺序控制方案 | 第60页 |
5.3 程序化操作模式在 110KV三江变电站中的应用 | 第60-64页 |
5.3.1 变电站规模 | 第60-61页 |
5.3.2 实现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要求 | 第61-62页 |
5.3.3 程序化操作实现模式的分析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