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2 仪器 | 第9页 |
3 方法 | 第9-11页 |
3.1 图像采集 | 第9-10页 |
3.2 诊断方法 | 第10-11页 |
4 诊断标准 | 第11页 |
5 统计分析 | 第11-12页 |
结果 | 第12-14页 |
1 良恶性包块患者年龄的比较 | 第12页 |
2 良恶性包块大小的比较 | 第12页 |
3 超声特征 | 第12页 |
4 病理结果 | 第12-13页 |
5 诊断结果 | 第13-14页 |
5.1 简单规则诊断结果 | 第13页 |
5.2 高年资医师诊断结果 | 第13页 |
5.3 三个系列诊断结果的比较 | 第13-14页 |
讨论 | 第14-17页 |
1 简单规则鉴别附件区良恶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 第14-15页 |
2 简单规则不确定原因的分析 | 第15页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15-17页 |
结论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0页 |
附图表 | 第20-28页 |
综述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进展 | 第28-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