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抗争的“道德化”逻辑--基于一起维权事件的社会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问题的提出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第11-20页
    一、消费者维权与抗争政治第11-14页
    二、互联网及其对抗争政治的影响第14-16页
    三、道德话语的相关讨论第16-17页
    四、研究框架第17-18页
    五、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从消费者维权到维权“拉锯战”第20-36页
    一、力量悬殊的主角第20-23页
    二、早期维权中的权利叙事第23-27页
    三、“占领营业厅”第27-31页
    四、相关部门的介入:漫长的“拉锯战”第31-36页
第三章 维权用户的分化与整合第36-49页
    一、“制度建设”与“领袖”的诞生第36-38页
    二、分辨“敌人”与“我们”第38-41页
    三、走向死磕:激进主义者的崛起第41-45页
    四、作为“引路人”的职业维权家第45-49页
第四章 道德叙事中的关键维度第49-60页
    一、各自表述的道德叙事第49-52页
    二、个体的基本权利与用户的“红利”第52-54页
    三、公道与正义何以可能第54-57页
    四、“无耻”形象的建构第57-60页
第五章 抗争政治的道德化机制第60-65页
    一、道德的特殊地位与变化的政治环境第60-61页
    二、不同主体之间的结构与框架第61-62页
    三、重新审视互联网第62-65页
第六章 结语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下一篇:基层领导干部退出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