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念阐述 | 第14-20页 |
2.1 现代政府理论 | 第14-16页 |
2.1.1 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2.1.2 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 第15-16页 |
2.2 现代政府的文化职能 | 第16-17页 |
2.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内容及建设的意义 | 第17-20页 |
2.3.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3章 吉林省文化示范区建设情况综述 | 第20-24页 |
3.1 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背景研究 | 第20-21页 |
3.1.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 | 第20页 |
3.1.2 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立的背景 | 第20-21页 |
3.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概念提出的背景 | 第21页 |
3.2 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情况研究 | 第21-24页 |
3.2.1 建设历程、现状及成效综述 | 第21-22页 |
3.2.2 长春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示范区建设的案例研究 | 第22-23页 |
3.2.3 示范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 第23-24页 |
第4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30页 |
4.1 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4.1.1 全能政府的“越位”现象 | 第24-25页 |
4.1.2 针对性不足的“错位”现象 | 第25-26页 |
4.1.3 监管不力的“缺位”现象 | 第26-27页 |
4.2 问题原因探析 | 第27-30页 |
4.2.1 行政思维的惯性 | 第27-28页 |
4.2.2 体制机制的约束 | 第28页 |
4.2.3 文化资源的不足 | 第28-30页 |
第5章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政府职能的措施 | 第30-36页 |
5.1 科学正确的政府职能定位 | 第30-31页 |
5.1.1 主导文化而不是包办 | 第30页 |
5.1.2 服务与引导相结合 | 第30-31页 |
5.1.3 积极监管与扶持 | 第31页 |
5.2 健全完善的政府职能体系 | 第31-33页 |
5.2.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观念 | 第31-32页 |
5.2.2 健全可操作性法律法规 | 第32页 |
5.2.3 绩效评估机制的完善 | 第32-33页 |
5.2.4 提高政府监管队伍素质 | 第33页 |
5.3 有力有效的职能发挥 | 第33-36页 |
5.3.1 强化文化价值引领 | 第33-34页 |
5.3.2 激活实体文化资源 | 第34页 |
5.3.3 尊重文化本身并加以引导扶持 | 第34-35页 |
5.3.4 鼓励新型文化发展 | 第35-3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