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抽油杆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抽油杆疲劳断裂方面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1.2.3 风险可靠性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空心抽油杆热洗工艺分析 | 第15-25页 |
2.1 空心抽油杆热洗设备组成 | 第15-16页 |
2.2 空心抽油杆热洗工艺流程 | 第16-17页 |
2.3 空心抽油杆热洗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 第17-24页 |
2.3.1 空心抽油杆选择标准 | 第17-19页 |
2.3.2 空心抽油杆设备规格 | 第19-20页 |
2.3.3 空心抽油杆选点载荷的校核 | 第20-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有限元的空心抽油杆强度分析 | 第25-41页 |
3.1 有限元基础 | 第25-26页 |
3.2 空心抽油杆拉伸强度分析 | 第26-28页 |
3.3 空心抽油杆螺纹受力情况分析 | 第28-34页 |
3.4 偏磨油管抗挤强度分析 | 第34-40页 |
3.4.1 偏磨油管抗挤强度分析总体思路 | 第34-35页 |
3.4.2 偏磨油管抗挤强度分析过程 | 第35-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空心抽油杆热洗过程中的热分析 | 第41-60页 |
4.1 空心杆洗蜡传热工艺和热效率 | 第41-45页 |
4.1.1 传热工艺分析 | 第41页 |
4.1.2 热效率的计算 | 第41-45页 |
4.2 空心抽油杆热应力耦合分析 | 第45-54页 |
4.2.1 空心抽油杆热洗清蜡问题描述 | 第46-47页 |
4.2.2 空心抽油杆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7-50页 |
4.2.3 空心抽油杆稳态热分析 | 第50-51页 |
4.2.4 观察稳态热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4.3 空心抽油杆内部结构应力分析 | 第54-59页 |
4.3.1 对应模型的转换 | 第54-55页 |
4.3.2 定义结构分析边界条件及温度载荷 | 第55-57页 |
4.3.3 对模型的求解 | 第57页 |
4.3.4 观察结构应力的分析结果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基于事故树方法的空心抽油杆热洗系统风险性分析 | 第60-80页 |
5.1 事故风险性及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 第60-62页 |
5.2 空心抽油杆系统故障分类 | 第62-68页 |
5.2.1 空心抽油杆柱故障分类 | 第62-64页 |
5.2.2 油管柱故障分类 | 第64-65页 |
5.2.3 抽油泵的故障分类 | 第65-68页 |
5.3 空心抽油杆系统事故树分析 | 第68-79页 |
5.3.1 空心抽油杆系统事故树的建立 | 第68-73页 |
5.3.2 空心抽油杆系统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 第73-74页 |
5.3.3 空心抽油杆系统事故树的定量分析 | 第74-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